朱元璋进屋之后,满屋的太监侍女全都跪到了地上。
“都起来吧,该干啥干啥。”
老朱大手一挥,然后坐到了桌子旁边。
“孙儿雄英,给皇爷爷请安。”
朱雄英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朱雄英拱手道。
“好了乖孙,不必多礼,坐下吃饭。”说着,朱元璋看着这满桌的菜和糕点,猛吸了一下鼻子,道,“今日菜还不错,皇后,这些是你亲手做的?”
马皇后点头道:“难得雄英来我这儿吃一次早饭,自然是要做些他爱吃的菜。”
“咱看这些都是咱也爱吃的,不愧是咱亲大孙子,口味都和咱差不多,”朱元璋拿起筷子就开始吃菜,并给自己盛了一碗粥,“今日不设早朝……等会吃完,雄英你随我去武英殿,你的那些王叔全都回来了,咱带你见一下他们。”
“等明日,你父亲的事情也该办完了。”
“孝陵那边已经都安排好了,咱家明日送他最后一程。”
“他是太子,咱要风风光光地给他大办一场,就算到了那边,也不容得别人看不起咱老朱家的人。”
听朱元璋说这个。
屋内的气氛又变得沉重了一些。
不过,朱标毕竟去了有些日子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也不会一想到就泪目。
他们看向朱雄英,心里就缓和了许多,就好似朱雄英是他们未来最大的希望。
朱雄英道:
“是,皇爷爷,孙儿知道了。”
……
武英殿。
众王受召进宫,这次才算是正式地拜见皇帝了。
在诸王入殿之后,见到朱雄英就站在朱元璋的身侧,都有些意外。
每位藩王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有的欣慰,有的阴沉,还有的面无表情。
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就是那面无表情的其中一员。
诸王拜见过后。
朱元璋随意说了些场面话,训了几位在封地行事荒唐的藩王,然后就将他们全都打发走了。
又过了一日,太子出丧。
这日。
从京师到孝陵,朝中百官随皇族出殡,皇长孙朱雄英扶灵,众藩王随行。
场面无比浩大,令京城百姓无不动容。
到了夜晚。
朱雄英主动提出要留在孝陵,再为父亲守陵七日,这番孝心,使得朝中不少老臣为之赞叹。
朱元璋等人离开了之后。
朱雄英守陵的屋门口,有一人敲门。
“进来吧。”
那人推门而入,正是李牧年。
他现在乃是锦衣卫中千户,何礼的手下。
李牧年对着朱雄英的背影,抱拳道:
“殿下,同知大人说您找标下有事。”
朱雄英转过身来,看着李牧年,笑道:
“你看起来威风多了。”
“比九年前,更像是能办事的人了。”
李牧年笑道:
“多亏指挥使大人与同知大人悉心教导,才使标下这些年有所长进。”
朱雄英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我交予你一个任务,不知你有没有胆子接?”
李牧年的脸上,立刻显露出了欣喜之意。
他来此地,为的就是向朱雄英效忠,让自己成为皇长孙的人。
如今,皇长孙竟然自己亲口提出要自己去做事,这等好机会,岂能拒绝?
“标下愿为皇长孙殿下做任何事!”
“只要殿下交代的,标下就可以去做!标下连死都不怕,自然不会没有胆子接!”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
“话,先不要说得那么满。”
“若是我让你去调查一位塞王,你也有胆子吗?”
这话。
让李牧年呼吸一窒。
塞王?
大明藩王中,能称得上塞王的,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
简单地来说。
就是地位极高,有重兵在手,为大明镇守边塞的藩王。
这样的人物……
不过。
李牧年也没有犹豫许久,很快便一脸郑重地抱拳道:
“殿下既然肯用我,那就算是刀山火海,标下也敢闯得!”
“请殿下示下,需要标下怎么做?”
朱雄英点了点头,对他的态度给予了肯定,道: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