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就不用了,咱问你,你二叔如此行事,你心中就没有任何不满吗?”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问道。
朱雄英直接了当地说道:
“秦王叔在京师当着百姓的面,鞭打锦衣卫指挥同知,着实过于跋扈了一些,不管怎么说何礼也是朝廷从三品的官员……孙儿是有些不满。”
朱元璋连连点头,道:
“是了,有什么都在爷爷面前直说就是。”
“咱也看你二叔很不爽了。”
“你说说,咱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治治他的。”
朱雄英笑道:
“依孙儿之见。”
“皇爷爷你不便用这次锦衣卫的事情来训斥秦王叔,否则会落人口实。”
“马上就要会试春闱了。”
“可让秦王叔也参与其中。”
“等他惹祸……他也必然惹祸,到时皇爷爷就可以此为理由,治一下他了。”
朱元璋听罢,皱眉道:
“科举之事可是国之大事,任贤举能,为国选才,岂可儿戏……怎么能用这么重要的事情来治你二叔呢?”
“万一他把春闱会场搅得鸡犬不宁,那多有损我大明脸面啊!”
朱雄英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
“所以……”
“还需要一个靠谱的王叔,来钳制他,让他闯出的祸不会那么大。”
“有这位王叔兜底,秦王叔再离谱,也不能将春闱考场闹得太过难看。”
“况且。”
“这次诸位王叔归京,必然都有心中打算。”
“皇爷爷可想好了,该如何安抚各王的内心躁动?”
“打算?什么打算?”朱元璋哼哼道,“咱还没说话呢,他们动的哪门子心思?”
朱雄英拱手道:
“父亲刚刚去世,诸位王叔必然都会有所想法……爷爷若是强压,反而不好。”
“等日后,孙儿更难让他们信服了。”
“这些王叔要是闹起来,孙儿可睡不好觉。”
朱元璋道:
“强压怎么了……咱是他们的老子,咱说话他们敢不听?”
朱雄英点头,然后劝道:
“爷爷说话,王叔们自然不敢不听。”
“但为孙儿着想,爷爷还是得让他们对孙儿心服口服才行。”
“这些王叔手中的兵马可都不少,若是不能对孙儿心服口服,那爷爷给的再多,孙儿也拿不稳啊……”
听朱雄英这么说。
朱元璋只得道:
“那你说,想要怎么让他们对你心服口服?”
朱雄英看时机已经成熟,便笑道:
“正如孙儿刚刚所说。”
“古来明君,必然要文治武功皆超越常人。”
“我大明的君主,爷爷您的文武之功已然不用多说,那么继任的君主自然也要足够优秀才行……孙儿建议,由爷爷提出,让孙儿和所有皇叔比试一下文治武功,若孙儿最后胜出了,自然可以让这些王叔们心服口服了。”
“经过此事,百官见证,史官记载。就算日后那些王叔动了心思,也无法饶过这一次比试的结果……就算他们想要反对孙儿,也是名不正,言不顺,难服天下人了。”
朱元璋有些惊讶道:
“乖孙,你要把事情弄得这么大吗?”
“本来谁继任大明君主,都是爷爷一句话的事情。”
“你为何要去做这种没有把握的比试?”
朱雄英自信地笑道:
“爷爷,孙儿可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您就放心吧。”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从他的眼眸中看到了年轻人独有的自信。
这和当年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行吧,但这事一旦说出去了,就算是爷爷我也收不回来了,你可想清楚了,”朱元璋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借用会试春闱的机会,来让诸王比试文治,再安排一场演武,来比试诸王的武功是吧?”ωωw.
“比文先不说,这个武嘛……诸王都有自己的亲军,孙儿你还没有心腹亲卫,到时比起来临时用兵,可是吃了大亏的。”
朱雄英道:
“爷爷只管下旨便是。”
“孙儿一切事情,都能应付的过来。”
“若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孙儿也不配为未来的大明之主了。”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此时的朱雄英,让他倍感欣慰。
“爷爷知晓了,你早些回去休息吧。”
朱雄英拱手道:
“那孙儿先回去了,爷爷您也早些歇息。”
离开了武英殿,朱雄英便回到了东宫。
他在自己的寝殿之中,踱步了一会儿。
此时他颇有些兴奋,根本睡不着觉。
看着窗外的星空,朱雄英背着手,喃喃自语道:
“看来,明日还是得去锦衣卫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