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翩翩公子(1 / 2)

话说此前朱雄英推演朱棡气运时,成功抽取了朱棡一项气运天赋——

【足智多谋】

失去了这个气运天赋的朱棡,其机谋不再增长,始终停留在过往的水平上,而且他身上其他的灰色气运对他的负面影响变得更有效。

因此。

他对于朱棣的怀疑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刚刚蓝玉拉偏架,其实已经让朱棡颇为诧异。

然而此时他却一时想不通蓝玉为什么要这么做。

故而在此察觉到自己缺少了一样东西。

只听蓝玉又对他说道:

“殿下,朱棣那小子虽说狡猾,但想必很快就会露出马脚了。”

“怎么说?”朱棡问道。

蓝玉低声道:“今天早朝时,陛下亲口对文武百官说,要为各位殿下举行文武比试,优胜者便优先考虑储君之位。”

“就是说……”朱棡说道:“这是他争夺储君之位的大好机会?”

“正是!”蓝玉嘴角一扬,两眼眯成一条线,冷笑道:“晋王殿下若有需要,随时可以找我帮忙。”

朱棡看了蓝玉一眼。

接着点了点头。

“好吧,就这么说定了。”

蓝玉见计划如此顺利,心中甚是爽快。

要知道。

他此举不但让朱元璋的两个儿子更加势同水火,更是解了他满怀的怨念。

“殿下,我们进去喝一杯。”

蓝玉之后与朱棡喝了几杯后,两人便相继离开了此地。

……

在集贤楼的另一面。

此时一张桌子上,两名青年学子面对面坐着,甚是投缘。

其中一人乃是风度翩翩的白面小公子,虽然未穿华贵的衣服,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贵不可言的,且他一举一动都极其自然,呼吸悠长,神韵内敛,颇得正宗玄门道法精要。

而他对面的人,身材修长,身穿一条腌臜长裳,皮肤干燥粗糙,且被阳光晒得有些黑,应是刚刚完成了一段极长的旅途。

从旁人看来,这两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是两名学子皆非俗人,亦都很快就看到对方身上与自己的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的眼神,都有一股对真理的渴望。

风度翩翩的白面小公子手持一把折扇,他将其轻轻放在桌上,然后端正坐姿,开口问道:

“足下风尘仆仆,想来是进京会试的秀才吧?”

“不错,在下池州许观,学从太平府天门书院。游学回京,备考春闱。”

“原来是许先生。”那白面公子淡然一笑道:“我姓祝,名权。”

许观看那祝权年纪轻轻,便不由好奇问道:

“莫非祝兄你也是要参加春闱的学子?”

“……也算是吧。”祝权笑了笑,转开话题道:“来,先请先生喝一杯。”

许观在外游历久了,身上不少江湖豪气,喝酒很是痛快。

“有幸得遇祝兄这位少年英才,我必须先干为敬。”

两人推杯换盏,聊些天南海北的话题,甚是投缘。

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话题跑到从政的问题上。

祝权道:“圣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当今朝廷政令严苛,实在有违黄老之道。”

许观淡淡地笑了笑。

换做原来,他会用经典来纠正其谬误。

但是现在的他,却并不想要那么做了。篳趣閣

因为这九年游历,已经让他见过无数苦难,知道嘴上逞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况且,这话对当今朝政大有意见,实在太过狂傲。

治理一个国家要考虑的事情,岂是狂生可以领悟?

唯有通过科考,走上仕途,谈这个问题才有那么一点意义。

“政令严苛亦有长处,黄老之道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也未必是从你口中说得那般……哎,不说这个。”

祝权闻言,先是不解,而后则有些不服气。

“那先生就说说,这治大国如烹小鲜到底是什么意思?”

“治大国如烹小鲜,其核心是用烹饪比喻治国……”

许观见他想知道,这才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烹小鲜看似容易,实则要将食材烹好,必须通过实践,去体会理解每一种食材的特性,以此搭配合适的火候,调料,还要适当的人为干预,才能不把食材煮糊……”

“所以,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是要天子好好体会民生,体察民意,再做出合理决策。”

“若是简单地将这句话当成要宽松地治理国家,那真是……”

许观说到这里,突然止住话语,再说下去,可就失言了。

于是他讪笑一声,又劝祝权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