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
南京城内。
蓝玉骑马急匆匆地赶到了侯府,刚一下马,家中老管家就赶忙上前。
只见蓝玉脸色极为难看,沉声问道:
“我刚从外地巡营回来,皇长孙的事情是真的吗?”
老管家点了点头,哭丧着脸道:
“是的侯爷,皇长孙殿下在杭州遭遇了刺客……”
蓝玉气得一拳砸在了门上,咬着牙道:
“妈的,杭州卫那群人都是饭桶吗?重重护卫之下还能让刺客给潜入进去?”
老管家看了看左右,确认附近没人之后,道:
“侯爷,皇长孙出事,咱们得早做谋划啊……”
蓝玉点了点头,道:
“走,进去说。”
两人进了侯府,穿过走廊,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小屋子内。
老管家合上了门,给蓝玉倒了一杯水,道:
“侯爷,皇长孙这事之后,吕家一直在朝中各官员中走动,不可不防啊!”
蓝玉冷哼了一声,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吕家?呵呵,就算朱允炆现在没有被关在宫外,他们也爬不到本侯爷的头上!”
“不过是前朝遗留的世族罢了,老子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老管家赶紧劝道:
“侯爷,话可不能这么说,那吕家能绵延上百年,肯定有其长处……光是其深厚的底蕴,就不是其他人家能够比拟的,否则陛下当初也不会将吕氏指婚给太子了。”
“而且,吕氏在死之前,可是太子殿下的继妃,有正位,她生的朱允炆,也算是太子嫡子啊……”
“如今皇长孙殿下已逝,那这朱允炆就是皇帝嫡长孙,多少官员心中都觉得,未来的太子,甚至大明皇帝,就是朱允炆了……”
“所有人都想为自己家族后代铺路啊……如此一来,这股力量就不容小觑。侯爷您就算大权在握,也不能无视。”
听到老管家这么说。
本来还十分自信觉得自己权势不可动摇的蓝玉,心底也有些发慌了。
老管家还继续说道:
“侯爷,我看我们也得早做打算……朱允炆今后若真的登上大位,必然会重用吕家之人,咱们蓝家,定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
蓝玉沉默了一会儿,眉头紧锁道:
“不行,老子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朱允炆登上大位!”
接着,蓝玉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一般,用拳头狠狠砸了一下桌子,道:
“看来,必须把那位请回来了。”
老管家听到之后,疑惑道:
“那……那位?谁?”
蓝玉看了他一眼,眯起眼睛道:
“有一件事,乃是大明朝最大的秘密,这件事当世只有陛下、皇后娘娘、太子和我四人知道……你跟了我几十年,一直是我的心腹,现在情势紧急,我告诉你,你就是第五个知晓的了。”
“我那侄女常氏,其实不止一个儿子。”
“什么?!”
老管家听到之后,心中剧震,连声音都颤抖了。
“怎么会?太子元妃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吗?”
蓝玉摆了摆手,沉声道:
“那是骗天下人的罢了。”
“这位殿下,名为朱允熥,亦是陛下亲自起的名……”
“我那侄女就是因为生他难产而亡,后来陛下想起刘伯温曾经留下的箴言,说元妃次子必克至亲,便将其远放至凤阳行宫寄养了……”
老管家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既然是诚意伯留下的话,那还是可信的。”
“不过这位殿下,克死亲母,太子那边如何看待他呢?”
蓝玉摇头道:
“太子自然是不喜欢这儿子,其实太子这人,对于子女不善表达情感,他最喜欢的,当属长子朱雄英……对于朱允炆,更多是放纵和宠爱。太子对雄英本是寄予厚望的啊……”
“这元妃次子,虽然年纪比朱允炆小,但他毕竟是元妃之子!论嫡,绝对比朱允炆有资格成为皇室嫡长子!”
老管家又道:
“那常家呢?这事连常家人都不知晓吗?”
蓝玉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