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
昨夜灯会过后,朱雄英与张信将蓝水君送回了家,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屋中。
一夜过去,日出之时。
朱雄英忽地从床榻上惊醒了过来,额头有冷汗直冒。
自从他跟着钟老习武,已经有多年没出现睡着后出汗的情况出现了。
这样的事情也让朱雄英顿觉疑惑……如此天寒地冻的时候,自己屋中虽然有火盆取暖,但也早已熄灭,为何自己还会出汗?
难道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想到此处。
朱雄英马上坐起,开始用系统推演自己的未来。
果不其然。
在清楚地看到未来走向之后。
朱雄英长叹了一口气。
“推演的未来一切都没有问题……”
“是该回京的时候了。”
他起床之后,神情肃然,向着南京的方向郑重地拜了三拜。
与此同时。
他的门口,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朱雄英披上外袍,打开屋门,看到山长霍青山站在了门口。
自从钟老回荆湘忙自己四哥的后事,何礼那边就由霍青山在接触并传递消息了。
“殿下……”
霍青山一脸焦急,开口道,
“何礼那边传来消息……太子他……太子他……”
“我知道了。”
朱雄英直接打断了他。
“您知道了?”霍青山有些意外,这事现在还未公告天下,除了朝中少数人知晓,也就只有刚收到何礼传话的他知晓了。
朱雄英没有霍青山想象中的那么悲伤,看起来极为清醒冷静,道:
“反正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不是吗?”
“山长,你的大六壬,应该早就已经算到了吧……”
霍青山犹豫道:
“老夫没想到会有这么快……我原以为……”
“原以为该是明年?”朱雄英摇了摇头,“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如今朝中剧变,也该是我回去的时候了。”
霍青山点了点头。
太子薨,朝中必然大乱。
朱雄英身为皇长孙,必然是需要回去的了。
“殿下,可老钟还未回来,您提前走,万一……”
朱雄英道:
“不用担心。”
“这些年,钟老一直在教我习武,再经过前段时间的闭关……虽说没有学到十成他的实力,七八成总是有的。”
“要想杀我,没有几个一流高手联手,根本不可能的。”
霍青山点头道:
“如此,甚好。”
“我也能放心了。”
“殿下,这次回京,要不让张信陪您一起去吧。”
朱雄英摇了摇头:
“张信还不知道我的身份,况且我此去京城,暗流涌动,朝中局势深不可测,想要我这条命的人数不胜数……”
“张信只会读书做研究,若是我带他这么个单纯的愣头青回去,那他必然会被朝中那些老人精给生吞活剥了,我又不可能一直看着他。”
“所以,让张信继续留在书院,做‘科学’研究,等日后科举登科,正式入了仕途再说。”
“揠苗助长,只会害了他。”
听了朱雄英的话,霍青山深以为然。
“既然如此,那我就继续瞒着他……”
“殿下回去之后准备直接回宫吗?”
朱雄英摇了摇头,道:
“朱允炆和吕家早就候着我了,若不伪装一番,恐怕我连那南京城门都很难入内。”
“山长,咱们书院不是有推荐入国子监做生员的名额吗?”
“你给我写一封举荐信,我以书院学生的身份回京,也好掩人耳目。”
“只要我能入城,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地多了。”
霍青山连连点头道:
“是该如此,我这就回去给殿下写举荐信……”
“那殿下准备何时动身?”
朱雄英看着他,似乎早就想好了,用坚定的语气说道:
“今日。”
“今天就走?”霍青山再次愣住了,“需要这么急吗?”
“对,若是晚了,恐有变数,”朱雄英道,“任何时机都转瞬即逝,我必须今日就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