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礼震惊地抬起头来。
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可没想到竟然会听到朱元璋说这话。
历史上的诸位帝王,不是最忌惮皇室子孙拉帮结派,有自己势力的吗?
为何自己伺候的这位洪武大帝,竟然甘愿自己的人被亲孙子收编?
好像还一脸高兴的模样?
何礼真是想不通了。
朱元璋看他这样,继续说道:
“你在锦衣卫,也做了不少时日了。”
“之前因为你护卫不力,咱一直没有提你官职,现在雄英既然安然无恙,咱看着,也该提提你的品秩了……”
“这样吧,咱现在升你为指挥同知,从三品,在卫中仅次于胡威。”
“你既然已经做了雄英的人,那就好好做,用好你在锦衣卫的权力,明白了吗?”
老朱的这番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彻彻底底的明示了。
若不是朱雄英还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朱元璋甚至都想将锦衣卫完完整整地交给自己孙儿。
说罢,老朱还特地叮嘱道:
“记住,但凡是雄英交代你做的事情,你就当圣旨一般去奉行。”
“若是旁人问起,你就说是咱亲自交代的。”
何礼宛如做梦一般,一时之间还反应不过来。
但他知道,自己似乎是赌对了。
这一下,不但毫无罪过,反而未来的前程是光明坦途。
于是。
他连忙拱手谢恩:
“谢陛下隆恩……臣必当为皇长孙殿下肝脑涂地,赴汤蹈火!”
何礼还是很机灵的,知道向朱元璋表忠心,不如表达自己对皇长孙朱雄英的忠心。
这样,反而能让朱元璋更加高兴。
果不其然。
朱元璋在听到何礼的话之后,甚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着。
朱元璋想起了自己在国子监和朱雄英的谈话,便对何礼道:
“现在你回去吧。”
“你升了职,锦衣卫就得补上一个新的指挥佥事。”
“咱就坐在这里,等你带着新的指挥佥事来见咱。”
何礼知道朱元璋所言何意。
连忙拱手道:
“臣,遵旨!”
……
锦衣卫镇抚司。
一道圣旨从宫中连夜下发,宣升指挥佥事何礼为指挥同知。
这一道命令,令卫中所有人都很意外。
司衙内,胡威看着手中的圣旨,先是吃惊,接着又深为自己的同僚何礼高兴。
何礼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劳苦功高,早就该升职,若不是九年前那次皇长孙遇刺的事情,恐怕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都不一定是他胡威的。
今日,太子薨,朝中上下本该是悲哀一片……谁能想到,陛下竟然会在这种时候升一个人的官职?
君心难测,胡威虽然不知道万岁爷心中是如何想的,但既然为何礼升职了,不就是等于已经将心中对何礼的偏见抛除了吗?
总之,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镇抚司内,上至胡威,下至百户、办事路过的小旗,都在恭喜何礼。
但也不敢太过放肆,毕竟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将笑容挂在脸上,只能在遇见何礼的时候拱拱手,小声道一声祝贺,便作罢了。
应付完了司衙内的同僚。
何礼找到胡威,将其引入了一间密室之中。
接着,神色郑重道:
“胡大哥,你待我如亲兄弟,我也视你为手足。”
“有件事情,我得先提醒你。”
胡威有些不解,问道:“何事?”
“陛下升我为指挥同知,是为了再安插一人进来做新的指挥佥事……此人,本是龙骧卫的老兵,最近深受陛下赏识,特地被陛下调入锦衣卫,为的是调查太子之死。”
胡威听了,眉头皱起,追问道:
“你的意思……是陛下觉得太子的死有蹊跷?”
“是,但其实也不是,是这位老兵看出来的,”何礼解释道,“但陛下对他的话深信不疑,所以便准备派他入宫调查,并特别赐他直升锦衣卫指挥佥事。”
“此人身份特殊,但毕竟是横插进来的,到时卫内肯定会有很多老人对他不满……胡大哥,听兄弟一句劝,你可千万要安抚好卫中的人,也绝对不能表现出对其不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