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执看朱允炆焕发了神采,心中也是高兴。
觉得自己花了大价钱偷跑进来看外甥,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殿下,皇长孙一死,殿下你的位置就稳了,”吕执蹲下来对朱允炆说道,“臣在外面一定竭尽全力,帮殿下走动谋划,等殿下能回宫之后,必定是风风光光的大明皇长孙!”
朱允炆道:
“舅舅,朱雄英虽然死了,但还有常家人……而且爷爷喜欢朱雄英远超过我……”
“我真的可以风风光光地出去做皇长孙?”
吕执笑了笑,道:
“放心,殿下。”
“如今陛下也没得选了,殿下你只要安安心心等待结果就好。”
“至于常家人……”
“他们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朱允炆疑惑道:
“何出此言?”
“常家可没犯什么错吧?”
吕执道:
“常氏兄弟自作主张,在陛下和朱雄英出游的时候,安排了一个江湖高手随行……结果不但没有保护好陛下和朱雄英,还敢违抗陛下的圣意,当着他的面劫走本该处死的护卫……”
“派出的人对圣上抗旨不遵,这不是居心叵测吗?”
“臣也是最近才得知此事的,相信过不了多久,朝中就会有无数官员上书弹劾常氏兄弟……”
“到时我们再推波助澜一番,他们常家……就要大祸临头了!”
……
文华殿中。
自从朱元璋从杭州回来,因为悲痛万分,就基本上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太子朱标去处理了。
朱标虽有丧子之痛,但国家之事不可不管,也只能每日熬着。
导致心力交瘁,身心每况愈下。
但朱标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他想着,父皇已经年老,自己还年轻,身子骨肯定可以多熬一些。
论勤奋,朱标比朱元璋也不遑多让。
就这样熬着熬着,睡眠严重不足,偶尔还会感到有些头痛。
朱标处理完了今日的政务,本来正准备休息一下。
忽然,来了位太监,说是朱元璋传召。
这下,朱标顾不得休息了。
简单收拾了一下仪容,就赶往了武英殿。
武英殿内。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正在听胡威的汇报。
在朱标进来之后。
朱元璋一招手,胡威立马退了出去。
“父皇。”
朱标对朱元璋拱手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指着一旁的椅子:
“坐。”
朱标坐下之后,朱元璋对他道: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不辛苦,”朱标知道朱元璋这是在关心自己,连忙笑道,“父皇这两日身体可安好了些?”
朱元璋摇了摇头,脸上无法显出一丝笑容。
自从他回宫之后,就再也没有笑过了。
“这几日,咱心烦意乱的,你母后也大受打击,身体更加虚弱了……”
“咱准备将朝堂上那些事情都丢给你,带着你母后回凤阳行宫休养一阵。”
听朱元璋这么说。
朱标连忙道:
“还请父皇和母后节哀,保重身体。”
“父皇,儿臣一人恐怕不能……”
“你可以。”朱元璋直接打断了他道,“咱说你可以,你就可以……咱教了你这么多年的,该教的都教过了,你只要当咱还在宫中就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朱标犹豫了一会儿,朱元璋又道:
“听好了,咱这是下旨,不是跟你商量。”
这下。
朱标只好拱手道:
“儿臣……遵旨。”
朱元璋从桌案上拿起一张纸,对朱标道:
“咱已经命礼部官员拟好了三年后朝廷举办科举的公告,你看一下。”
“重开科举,还是雄英……”
说到这儿,朱元璋明显顿了一下。
朱标的脸色也暗淡了下来。
老朱深吸一口气,强忍着眼泪,道:
“这还是咱雄英之前提出来的,所以咱必定要做……这事不要听那些官员的,谁要是敢跟你提继续察举,你就革了他的职!”
“要是还不听,非要死谏,你就把他名字记好,传回凤阳……”
“咱把他们全都砍了!”
朱标连忙拱手道:
“儿臣谨记。”
“重开科举,乃我大明未来重措,绝不容更!”
“无论是谁来劝儿臣,儿臣定然都会严词拒绝的!”
看朱标如此表态,朱元璋还是欣慰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