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面见镇抚使(1 / 2)

门口的守卫其实这样凶神恶煞也是无奈之举,锦衣卫这些年因为主理了刑狱的事,得罪了太多大明的官吏了,尤其是文官,所以来找他们麻烦的的确不少。

现在一听说易武是自己人,从北平府被甄选上来的军户,还这么年轻,那肯定是有些过人之处的,那守卫的脸色马上缓和下来了。

“说出名号,我去通传一声!”

门卫听了易武的名字之后,直接转身到衙门里去了。

锦衣卫对外心狠手辣,对内也是十分严格,凡事都有程序。

毕竟是为皇帝做事的,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有机会见到朱元璋,所以对他们身份背景的审核自然也十分严格。

没多久,守卫快步走了进来,开门示意易武跟着他进去。

“小哥,咱们这是要去见何人?”

虽说之前并未说过几句话,但易武却让这个锦衣卫底层的门卫有了些许好感。

这要是一般准备过来做总旗的,还是个年轻人,那一定是想着自己早晚有一天能做到百户,甚至是千户。

对于他这样的门卫,都是相当不敬,动辄直接催促,恶言相向。

易武在这其中,算是个另类了。

所以面对易武的这番问话,本来可以说不知道的门卫选择了低声回应起来。

“你此次要去见的,乃是咱们这锦衣卫衙门里的一位镇抚使,他主理缉凶和廷仗之事……”

门卫说到这,看了一眼易武,他想要表达的事已经十分清晰了,那就是易武很可能被分配去做缉凶或者廷仗的事。

“多谢,日后有缘,定会报答一二!”

易武听了之后,还不忘留下自己的承诺,这是他做人的原则。

与人为善终究是没有毛病的,虽然这个年轻人不过是锦衣卫衙门里的一个门卫,但门卫对于衙门里外的事的了解程度可要比一般人细腻多了,只不过一般他们的嘴很严,不会往出说罢了。

易武对如今锦衣卫也是了解过一番,因为后世影视剧里演绎的,一般都是中后期的锦衣卫。

现在应天府的锦衣卫衙门和朱元璋时期的锦衣卫编制,其实后世的记载并不多。

如今这个锦衣卫衙门里,至少有着几个锦衣卫衙门的主要官吏。

其中锦衣卫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锦衣卫镇抚使二人,五品。

除了一个指挥使宋忠之外,剩下的官职朱棣也并未多跟易武介绍,毕竟他也不在应天府十多年了,再加上蒋瓛死去了之后,这些人几乎也都跟着换了。

朱元璋对锦衣卫的使用素来神秘,除了指挥使宋忠是明面上的人物之外,剩下的甚至有一些都不知道是朱元璋从什么地方找来的人物。

与其胡乱的告诉易武一些错误的消息,还不如让易武到这来摸索来的实在,这就是朱棣的原则。

当然也是易武自己的原则,就算是朱棣告诉了他一些事,除了现在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宋忠的消息是人人都知道的,别的他也不会相信。

当然,以他一个总旗的身份,肯定是不能见到宋忠的。

能有一个正五品的镇抚司来见自己,易武已经觉得这可能是借了锦衣卫这段时间式微,内部很可能缺人的光了,不然很可能一个百户直接把他领走了事。

至于锦衣卫里面最为核心的镇抚司,易武在这个时候那是想都没想过。

他一个从北平府来的小小总旗,是不可能被分配到镇抚司的。

而且这个时候的镇抚司还保持着洪武十五年锦衣卫衙门最开始设置时候的结构,并不分南北镇抚司,而只有一个镇抚司,这就是前世永乐十二年增设北镇抚司之后的南镇抚司的前身。M.

镇抚司之下又另外设有五个卫所,光千户的编制就有五个之多,足以见得朱元璋对它的重视。

要知道,整个锦衣卫才只有十三四个千户的编制,而且常常有空缺,一个镇抚司,几乎占了一小半。

而镇抚司,面上也是由一个锦衣卫镇抚使来主导。

当然,再往上就只听锦衣卫指挥使的指挥了,甚至重大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的时候还可以直接去找朱元璋。

正因如此,能进入这个时候的镇抚司中的人,那在朱元璋眼中不仅得根正苗红,还得经受过正经的考验才行。

镇抚司有五个千户,三四十个百户那是不假,但是他们麾下的人却一直不多,锦衣卫五千人的编制,实际落在镇抚司的也就是不到千人而已。

但他们是锦衣卫的灵魂,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所有的案卷,所有的抓捕和审讯几乎都是出自镇抚司之手,足以见得这些人的强悍。

当然,蓝玉案翻车之后,刑狱被朱元璋拿出去了,镇抚司也就剩下查案这么一件事可以做了,不过他们查案的能力对于朱元璋也是相当重要的。

今天见易武这个镇抚使,门卫虽然只说了一句,但易武立刻就能知道,绝非是掌握着镇抚司的那位镇抚使,也就是在锦衣卫衙门里比较边缘化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