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钓鱼(1 / 2)

朱允炆的忽然离开在北平府中传开了,但没人知道为何这个皇太孙会这么短的时间就从北平府走了。

多奇在街面上打听了一天,完全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他送出去的那封书信的事,那是一丁点都没有透露出来。

朱允炆到底看没看到那封书信,相信没相信那书信上的内容,又去没去书信上多奇后添加上的地方,在多奇的脑袋里就像是浆糊一样。

他有心回到瓦剌去,把这里的情况告知猛可帖木儿,但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上次自己麾下的人都被抓住的时候自己跑了,在猛可帖木儿的眼里这已经是逃兵的行径了。

这次他要是再在什么消息都没得到的情况下回去,他怕是自己就再也没机会了。

于是多奇决定在城中候着,想要通过看看燕王府的动向来确定朱允炆到底是不是已经发现了什么。

他的脑袋里还想着一些其他的可能,比如说朱允炆已经发现了什么,但是暗中发现了,这次之所以匆忙离开,就是去搬救兵了。

要是那样的话,他只需要在这等待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朱棣那悲惨的结局。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依旧可以成为瓦剌人的英雄。

到时候自己再回到瓦剌的话,就算是后半生什么都不干了,瓦剌人也会养着自己。

但凡是存在着这个可能性,多奇也想要留在这试试。

他在北平府厮混了多年,狡兔三窟。

他知道只要自己不主动暴露,不想着混出城去,宵禁的时候不在外面乱走,大明的将士绝对是发现不了自己的。

要是多奇当真按照他的这个想法去做了,朱棣和易武还真就找不到他,但他的这些小心思,早就在易武心里了,易武也早就准备好了对付他的手段。

白天的时候,多奇一般都是在城中闲逛。

在人多的集市或是酒馆里听着一些万事通诉说燕王府和北平府的大事小情。

从这个渠道获取一些小道消息,在他看来是最安全的,而且这些人说的消息一般还真就是真的。

只要天色一晚,他一定会回到他的住所,直到第二天清晨才会出来。

这一日,他正在街面上闲逛,忽然在路过了一个路边的时候隐约闻到了一丝特殊的气味。

这种特殊的气味除了常年在瓦剌生活的人,一般人是闻不出来的,大明百姓只会把这种气味跟街面上其他的气味混淆。

这正是他们用来传递消息之用的气味。

多奇的心里顿时嘀咕了起来,这些瓦剌人不是已经被抓住了吗?为何还能发出信号?

但对于这种气味的信号,他是有信心的。

除了瓦剌人之外,别人是做不出来的。

这起码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这些瓦剌人现在肯定还是在这大兴县城之中,而不是已经被朱允炆暗中带走了。

这对于多奇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但他并没有轻举妄动。

虽然用这样的办法勾引他并不是燕王府的做事风格,但他还是想要再观察观察。

既然这个瓦剌人有这样的机会给自己留下信息,那就一定还会有别的机会一样可以留下信息。

这一天,他在几乎整个城中转悠了一圈,但并未发现其他的信号。

第二天,多奇依旧是有点不甘心。

这次前来,那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自己不允许一事无成,猛可帖木儿更不会允许。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追寻这个信号,看看到底是谁想要给自己留下什么样的消息。

只要这些人还在城里,他就还有利用他们做文章的机会。

终于,在他再一次转悠的过程中,距离之前的气味不远处的地方,他再一次闻到了那个气味。

之后,这一天再无收获。

多奇十分谨慎,闻到了气味之后,他从不在原地停留寻找,而是继续漫无目的走动,之后回到自己的住所。

在大明这么多年,他早就知道如何隐匿自己的行踪了。

如此进行了四天,每一天他重新出发,都会在一个地方发现信号。

前三天他还并未发现这些信号代表着什么,但是到了第四天发现的位置,并且把这四个位置连成线,他就有了点想法了。

这条线是通往燕王府的!

换句话说,这些瓦剌人很可能是正在被转移到燕王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