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监别急,让皇帝急
开学第一天。书包都收拾好了,却找不到钥匙了。我们一再叮嘱,钥匙放在鱼缸上,不要乱丢。儿子却总是随手一扔。找了好几分钟都没踪影,眼看要迟到了,爸爸生气,我也生气。
最后,总算在玩具房找到了。想必是昨天他在那里玩耍,钥匙落在那里了。他却不承认;“我把钥匙放桌子上了,不知怎么它就跑到玩具房了。”我很生气:“钥匙自己长脚了吗,它会跑吗?就凭你乱说话,不承认错误,就该狠狠打一顿。”
一直都是爸爸送他上学。七点十分,一系列的催促开始了:催起床,催刷牙洗脸,给水杯灌水,提醒儿子别忘了红领巾,别忘了学习用品……就这样,天天出门也得七点四十,还不时会引发战争。这不,找钥匙又费半天。我不胜其烦,也懒得开言。一开口都是不愉快,随他去吧。
开学第二天。爸爸感冒了,说定由我来送。儿子一睁眼,大叫:“七点二十了!”不用催,几秒钟穿好衣服,火速刷牙洗脸,他还催我快点儿起床!后来他喊“爸爸来帮我装水”,爸爸没听见,我假装没听见。不一会儿,听到厨房里他打开暖瓶灌水的声音。虽然怕他烫了手,但忍着没去看。
儿子整装待发,催我快点儿,不然就要迟到了。我看表,才七点三十分。儿子很得意:“我只用了十分钟,什么都做好了。”
我一直向爸爸灌输:要想让儿子自立、勤快,大人必须要懒一些,哪怕是装懒;早晨不要催,迟到了挨批评的是他;不要提醒他带东西,忘带红领巾挨批评的是他,忘带学习用品,别扭的还是他。有几次教训,自然长记性。
爸爸听不进去,天天早晨浪费口舌,有时还生气发火。现在,服了,认可我的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