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这样的妈(1 / 2)

1、我决定,做个吝啬的妈

有一年,学校组织三八节旅游,我和一位同事及她五六岁的女儿同居一室。

同事的描述令我震动:自女儿三岁起,她就给女儿写日记,每日不断,已写了厚厚几大本,每天睡觉前,读给女儿听。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培养孩子。所以,那孩子小小年纪,已是多才多艺。这该是怎样的毅力啊,令我感佩之余,决心效仿。

当时儿子刚刚三岁。我也准备了一个本子,以儿子的角度给他写日记,睡觉前读给他听。效果甚好,儿子被“自己”的日记吸引了,听的津津有味。可惜,此事坚持了不到一周,不了了之。

说实话,这样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我不舍得。

不知何时,悄然兴起了学区房。而我们买房时,考虑了上班方便、价格、面积、户型、朝向、交通……自始至终,没考虑过学区房。孩子已入读小学,将来更没有这个打算了。

牺牲全家人的生活质量,用很高的价格买学区房,只为孩子能入读一所好小学,值不值呢?什么算是好小学呢?有一所很出名的小学,是大家公认的好小学,但是据说入读此小学的,非富即贵。孩子们之间攀比的厉害:比父母官职,比接送车子,比名牌衣服鞋子……平民百姓之子,样样都拼不过人家,去那里是让孩子激起虚荣心呢,还是生出自卑心?

就算入读了名牌小学,孩子就能成龙成凤吗?还有初中呢,高中呢,大学呢……拼,一旦开了头,就不好收尾了。

既然,世界上99%以上的人都是普通人,我们的孩子,也有99%以上的可能,成为普通人。就算所有的父母都去拼,结果也大致如此。

有人说:“别人都去拼了,就我不拼,如果就因为我少拼了一步使孩子成功的机率大大减少,不要后悔终生吗?”

我想,所有和“如果”有关的事情,应该归上帝管,凡人不必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