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之心性,可为仙家,今日入门,他日出师立宗,再开法脉,亦为太清正宗,汝可明乎?”
玄空见李静虚真心收徒,允他开宗,大为震惊,因而生畏:
“真人在上,末学虽幕丹元法门,却想走哪三家合一之路,如此一来,可为玄门正宗?”
李静虚闻言含笑:
“儒皮历世,可!”
“道骨逍遥,可!”
“禅心无相,可!”
“神仙眷侣,可!”
“人人尧舜,儒家至理,无非中庸。”
“人人为道,道家至理,所求虚无。”
“众生皆佛,佛家至理,所求寂灭。”
“三家皆论天道,谁能说尽乎?我等仙家岂如那世俗僧道一样争夺香火金银?只要汝之法门可济世渡人,为他人开辟一弃恶行善之路,便为正法,何况汝承太清丹法出身,怎可说你并非玄门正宗?”
玄空仍要继续问时,李静虚目光如炬,看透一切,圣口徐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圣贤高居灵空,得证无名,胸怀宽广,迥异凡夫,几近天道,岂能不容?日后如想验证,着手去做便是,业缘生灭,勿忧他人。”
终究吃惊于仙家真人的胸怀,跪地合掌,由心祷祝:
“弟子江鹤轩,感真人胸怀,自愿入门。”
极乐童子因见他诚心一叩,并不计较那世俗礼节,把手一转,霞光耀目,金曦弥漫,无形巨力托着鹤轩起身站立。
“汝心诚,迥异凡俗,一礼便可,无须俗套。”
“师尊性情已如上古真人,弟子受教。”
鹤轩拈花稽首。
李静虚颔首点头,小手一挥,生出千丈金霞,溢出金曦,催动太清仙法,禁锢五行空间,隔绝内外,而后叙说:
“今日代玄门太清一脉,收汝为徒,先传汝《太清宝箓》一部、《玄玄经·剑术篇》一部,望汝勤加修持,谨悟玄法,济世渡人。”
“本当赐汝青城法号,证太清法脉之传承,奈何汝来日有大功德去行,又要出宗开脉,便赐汝‘无无’两字。”
法号,无无,道家虚无,禅宗无相各取一无也。
无无相,即为无相禅理;
无虚无,即为虚无玄理。
无佛理,无玄理……
李静虚所取名号,蕴意破广,却“无”一理,端是非凡。
鹤轩知他逾格厚赐,忙急稽首谢恩:
“多谢师尊!”
“善,即传汝玄门太清丹元,汝须用心静听。”
李静虚吟诵丹书口诀,渊博道力,兀自生出,幻化为万朵金霞,罩住谭家山一角,又因仙书心诀玄妙莫测,天机自应,方圆十里的灵气,浑为一个气象旋,自天下坠,凝为一朵朵青色莲花。
青冥残云,吃那霞光一扫,径是自散,金阳所化日精经仙经符文一催,幻为一幢金光,筒也似罩住两人。
日精所化筒壁一片淡黄,上浮万千蝌蚪似的金篆,衬的左近凡草野花光彩至极,犹如仙山灵草。
李静虚说至关键时,双腿一交,盘坐虚空,元婴法体外三丈全是一绚丽彩霞,竟如大罗天尊亲自下凡,宣理。
鹤轩亦被玄法托举升空,法性元神焕出金光,犹如日曦。
半个时辰。
李静虚传罢青城剑诀的心法,再把小手一抬,一条尺许长的墨蛟尸体、一颗墨蛟珠,突兀出现,浮在空中。
“汝未来所行功德,至高至大,乃古今罕有之盛举,倘若功成,渡人亿万,功德无量,为古今仙佛之最,说是立地升仙、得证大罗,亦不为过。”
“然而,道法均衡,做极大功德者,必遭极大阻碍,汝未来必定劫难重重,迥非寻常成仙劫难可比,好在汝心性坚韧、气运浑厚,等闲魔劫难以近身,亦是天道格外嘉许,无须特别担忧。”
“唯恐‘人劫’难渡,汝现在的功行不足,却要行走红尘,本来担忧汝会折损为师尊面,但念汝行事破懂机巧、知晓蛰伏,无须带回山中教导。”
“而今,只忧汝防魔护身手段匮乏,难以抵御外魔,特赐蛟尸一具、蛟珠一粒,允汝自行祭炼护身宝物,助尔行道济世。”
墨蛟纵然死去,尸身全好无损,从头到尾,鳞甲、血肉依旧散发着盖世妖威。
察其鳞甲光泽,可知墨蛟乃是熬炼妖躯,提纯血脉的“不灭”妖王,等闲仙家飞剑,如无奇功,已难在其鳞甲上留下一丝痕迹。
太清丹法,先性后命,性命相济,得证天仙。
故而,先启元神,内炼元炁,修行婴儿,再经雷劫淬体,不至地仙,无法修出不死之身。
地仙以下的炼炁士,到底是肉身孱弱的病秧子,同人斗法,如无法宝护身,吃这等不灭妖王近身肉搏,身死道消亦为应有之事。
今得蛟尸,如有宝物法门,可炼后天至宝,可镇压一派!
“多谢师尊厚赐!”
鹤轩把那小乾坤袋取出,掐动法诀,摄出一抹金光,利用“芥子”玄法,把那蛟尸收至囊中。
李静虚见鹤轩御法,甚为熟练,因而含笑:
“护身法宝暂可解决,防魔护身之法亦不可短缺。”
“为师主修剑术、神雷,余外法术多从于长眉道兄,本该传授,无如《少清秘笈》乃峨眉凝碧崖太元洞镇派,须等为师向长眉门人通禀后,方可传授,至于《乾罡太乙神雷》乃为师独家神雷……”
鹤轩听《少清秘笈》不禁一怔,暗忖:
“《少清秘芨》乃顶级道书,比《佝偻秘笈》还要高出两等,多为玄门正法,拥有降魔防身诸般妙用,倘若习得,岂非所向披靡?”
李静虚见鹤轩眸光如星,知他走神,因说:
“汝且勿忧,为师所请,峨眉一派,定会结与善缘。”
“弟子贪心,师尊垂怜。”鹤轩稽首告罪。
“善!”李静虚颔首。
“太乙神雷是由修士紫府元胎吐出的一点先天之炁,内合紫府五行真气,外合天地五行之气,自催自成,虽无邪派阴雷那般恶毒,却有降妖伏魔、驱云散雾的本事,乃上乘法门,正教长老人人皆会。”
“然而,为师所练雷法,虽同正教长老的太乙神雷无差,却有自身独到之处,盖因为师功行圆满,可采可合九天之上的罡煞之气,故而威力奇大,尤胜一般的邪派阴雷,乃是一等一的护身手段。”
李静虚小手一抬,金霞灿然,一块七寸玉简出现在空中。
鹤轩把眼谛视,玉简正反两面皆有蝇头蝌蚪,密密麻麻竟有百字。
“汝元婴未凝,元神阴渣未尽,难受九天罡煞之威,暂难修行,此简汝可自留,他日元胎九转,法体可抗乾天罡火之时,再行修炼,切记强修自误,空毁道基。”
“师尊叮咛,弟子定会谨记。”
鹤轩把指一点玉简,金曦生出,小乾坤袋生出一股吸力,把那玉简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