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小孩饿得黑黄,大人饿得浮肿。后来自然灾害过去,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特别珍惜粮食,地里掉下来的麦粒都得捡回去,每一粒都来之不易。
挨过饿的人才知道那种滋味,所以她们有时候吃剩菜剩饭,稍微有点霉的馒头片揪掉还能吃,在她们眼里白面馒头就是美味,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
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她们辛勤耕耘,不怕烈日炎炎、风吹日晒,收获小麦,磨成面粉,自家馒头蒸出锅的那一刻,是农人最幸福的时刻。
散发着小麦味清香的馒头,看着孩子们像大快朵颐地吃肉一样的吃法,一大口一大口吃着,咀嚼吞咽,孩子们吃得香,父母心里满是安慰,一年的辛苦在此刻最是值得。
现在日子好了,越来越好,老人家和妈妈说:“现在这些孩子估计听着都不大信,像传说,估计都无法想象还有吃树皮的年代。”她们共同感慨着。
海棠在一边听着,跟随她们的言语一起回忆了那段历史,有时加上自己的想象,思绪像穿越了回去一样。
只能靠想象体会那一代的心情,可能无法彻底感同身受,所以新一代的孩子们都被教育好好珍惜粮食。
所以也理解了老人们总喜欢储藏一些粮食,总怕会突然断粮。有些老人一般吃不完的馒头会藏起来,下一顿吃藏的那一个,新的继续藏起来,以至于后来藏了好几个,有的都馊了也不舍得扔。
家人只好好言相劝,让他们每顿吃新馒头,剩下的一点点用来喂鸡也行,这样也不浪费,他们这才觉得不浪费,愿意交出来一点剩馒头给家禽吃,但他们还是会留点以防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