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将作府有大才(1 / 2)

李瞻一番话说完,便退至一旁。众大臣没有声息,始皇看着众人道,“李卿已解释完了,众臣还有何问,速速提出。”

众大臣相互看了看,皆摇头不语。始皇正准备宣旨时一个声音打断了始皇。“陛下不可。李大夫所言是为李家扬名,要断天下文根。”始皇见反对之人很是无奈,便道,“淳于卿有事请讲。”

李瞻心中立刻想到,淳于越,齐国博士,任仆射之职,反对郡县制,赞同分封制,历史上与李斯政见不合,分封制代表人物,与扶苏交好,历史上“焚书坑儒”事件发生时,上书惹怒始皇被杀。是扶苏坚定的支持者,对扶苏影响巨大。

淳于越道,“各国文字传承数百年,一直为各国大众熟悉,忽然改动各国识字之人,得从头学字,费时,费力而且文人心中必生怨气,不利收扰文人之心。况且李大夫用自家阿父所著《仓颉篇》,是否怀有为李家扬名目的,世人皆知不用吾缀言。”

始皇看向李瞻,意思是该你说了。

李瞻有些头痛,这是让始皇当枪使了。上前一步说道,“淳于仆射来自齐鲁,自是博学,必知苍颉造字的典故。仓颉造字,本意是为了便于人们记录人物,事件和人类不易记的事物,传承几千年来,多经变革,形成多种体系,读书之人为了识字,要费多少精力,才能认得其中一种。然世之文字浩如烟海,且同一字义,分几种字体。文人若遍习之,那才是费时费力。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大家可以想象,当天下只有一种主流文字时,我们后辈儿孙初习文,能节省多少时日。至于是否为李家扬名,清者自清不予辨解。”

淳于越道,“李大夫巧言令色,也改不了灭文之事实,文人一生研究经典,先贤文字断绝,如何研究其深意,先贤传承至此断矣。”

李瞻闻言大怒,“巧言令色,李某忠正谋国之言,仆射理解为巧言令色,我看仆射才是顽固守旧,不知立意革新之辈,反而污蔑新兴气象,先贤经典如何会因文字变革而断绝?我看你纯粹是无理取闹,断章取义。大秦一统必要有新气象,不统一文字,各地各自传承,文字各异,你又主张分封制,是否想让大秦步周后尘,我看你才是巧言令色,其心可诛。”

淳于越听完李瞻的怒骂后,气得脸色紫红,浑身颤抖,指着李瞻骂道,“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