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起芳芳的为人和性格,心里又难免打起鼓来,于是补充一些对保姆有利的条件,也希望梅桂花在说服芳芳时用得上。她道:“李庭长说了,到他家里,可以帮助保姆自学,即便转个户口什么的,也问题不大,主要是看人。如果人好,一直做下去,有个三年五年的,就把他家老式的三室两厅的房子送给她……”
梅桂花突然呵斥:“别跟我讲房子!”
说到房子,触碰了梅桂花的伤心处。多年前,丈夫遇难,她独自到特区打拼,那时还带着才几岁的赵明明,生活压力大,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当地一位副市长,成了情妇,风光了一阵,副市长后来东窗事发,她受赠的一套房子,被作为证据而被判刑,还坐了一年半的牢。因此,说起房子,她就条件反射般地抓狂。
胡小妹吐了吐舌头,但还是坚持:“你得跟芳芳说。”又想起一件事,补充道:“其实法官人还是蛮好的,第一次去拜访的万元红包退我了,当晚退的。第二天,秦律师收我的钱也跟着退,说,案子结了再说。”
梅桂花朝胡小妹笑笑,吐出两个字“好事”,不再多言,低头思考起胡小妹的所谓大事来。
过了好一会,梅桂花才以商量的口气继续说:
“不能称呼保姆,要想好另外一个名字,也告诉法官和你那位秦律师。芳芳好歹也是公司的推销员,一个月工资养活自己绰绰有余不说,还能负担弟弟在大学的生活费和学费。当然,这是我夸大要说给他们的,事实上,芳芳的那点业务提成,很难应付弟弟读大学的费用。”
胡小妹点头。
梅桂花又说:“就说法官家要招聘一个生活助理。对了,他半瘫的老婆是作家对吧?人怎么样?”
“哦,人好着呢!我是说,人缘好,职业好,人品也好。是南方特区报的大编辑,作家。早年有一本很畅销的书《你看你看猫城的脸》,就是她写的。”
“那太好了!”梅桂花手往躺椅上一拍,乐起来:“芳芳那丫头喜欢写文章,编的公司软文很吸引人。应该会跟作家投缘,我有预感。就叫家庭助理吧——生活两个字读起来还是保姆,没有秘书的成分。家庭助理,哈哈,就家庭助理——既有保姆成分,更有古代管家的古朴之风和庄重。”梅桂花也是喜文的人,有了一两个点子,就很容易自我陶醉。
胡小妹叫好。
胡小妹跟梅桂花交往已经十多年了,一向对梅桂花的话言听计从。打从认识的第一天开始,她就觉得梅桂花既斯文又强悍,还脑子非常好使。要不是命运多舛少年丧夫,生活所迫到特区打工,她在早年教师的路上是能越走越远,甚至有可能在某一天成为校长的。当然,人生走过弯路后,现在办了公司,当了老板娘,成了企业主,也挺不错。自己这几年跟着她,也是喝香的吃辣的。
商量完了,正好准备撤退,这时有人在外面轻轻敲门,一个手里拿着对讲机像主管样子的女子推门进来,小声地问:“两位美女还需要其他服务不?”
梅桂花和胡小妹面面相觑,但马上明白其意,几乎异口同声:“不好意思,我们不需要!”
便赶紧付账离开,怕被缠住。
<!--17k->霍乱时期的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