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裘举接到家信,这是洪湖边的湖村出来做事情路过石头村的人带来的。
裘举马上看了家书,一看是父亲求人代笔写来的,大致意思母亲病了思念远方的大儿子,要裘举火速归家探母。
裘举把来人带到餐馆请来人吃过早点后问,又问了问来人自己家里的情况,来人笑道,“我一直在外颠簸,对村子上的事情还不知晓;信是你父亲送到我家的求带来的。”
裘举一想,既然再没有从洪湖那边的来人,也无法打听到那边的真实消息,只得送走来人后马上回洪湖湖村去。这样做,是他对母亲有说不完的感恩与思念。
裘举知道母亲是个很贤惠的女人,四个孩子的成长全都在她眼皮底下长大的,她把自己善心与忍让的性格教育给自己的孩子们;裘家孩子们在村里也算让大人安心的孩子们;尤其是自己的大姐,完全继承了母亲的衣钵。他怪自己,没有好好照顾过母亲。那时,裘举还不知道母爱大于天,只知道非回去不可。
远方鸿雁传来了寒冬的啼鸣,为了母亲裘举将自己与柳青青的事情暂时放下了,他决定先看望母亲再回来找柳青青。
裘举跟燕春请时,燕春道:“你与我不讲那些套路,尽管回去,有么难事尽管带信来,我们兄弟们一定设法帮你去解决。”
裘举道:“有了燕大哥的为人,有了江湖上的那些兄弟,你们就是我的主心骨。那我就回去了,只要母亲没什么大碍,我会尽早回来的。”
随后,裘举安排好了自己不在鱼行里的事情,就火急地亲自驾船去河滩镇去赶长江的上水火轮船,经过一天一夜奔波好容易到了洪湖湖村。
裘举到家已是第二天中午了,一进屋里看到了已经摆好了酒席,父亲与母亲都在场要他与同村的余禾结婚。
开始裘举反对,母亲求裘举道:“你也不小了,余禾是我看着长大的姑娘,现在已是个漂亮的大姑娘了。你在家时我们已经跟她家提亲,她父母很爽朗地答应了,还同意你们马上结婚。如今,你说这好的事情我们怎么会放过,你们早结婚,爷爷奶奶就可以早抱重孙。再说,余家的姑娘我家知根知底,总比你在沙同镇找个姑娘强吧。”
原来,这次余家决心把姑娘嫁给裘举了,这是事出有因。原来余家不愿姑娘跟那个货郎来往,那个货郎听说是个游子哥,满天地处跑,没个准数。
裘举不想为难母亲,就道:“她家这快要嫁女儿会不会是有么事情?”
母亲一笑,“这姑娘性子强,一天跟她父亲扯皮后就杨言要到外出去找她哥。他哥余达自你走后他也出去了,谁知道他到哪里去了。有人说他到了湖南煤矿你去当工去了,可一直没有钱带回来;就连个信也没有,余禾要出去找她哥,你说她父母肯吗?那个货郎他们又不愿意,所以想找个知根知底的把她嫁出去算了。正好,我家又跟她家提亲,他父母就顺水推舟嘛!”
“余达也是,这大的人了也不为父母着想!”裘举又笑道:“没这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