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借敬孝广财回籍(2)(2 / 2)

夏水仇怅 湖老 1048 字 2022-10-28

只要一发大水镇子被淹没后,秋季逃难的人们回来后又重新修建房子。那些镇子上有钱人就在自己家的房基地上开始加高地基,建起更漂亮的瓦屋。

人就爱攀比,有钱人更爱攀比,于是坪坊镇由一个十年淹九次的镇子成了沿河高堤上的镇子。就这样,每年汛期,这镇子成了水中的一艘商业之舟,灯红酒绿,卖了鱼的汉子抓着带满鱼腥的钱钻进了窑子,也有的钻进了大烟管。窑子好懂,卖人肉的地方,大烟管那是买死的地方。

自从大烟进来后就一直泛滥到如今,好这口的后生、老头,有钱的与没钱的,不知死了多数!有钱的是追求那如梦如幻的境界,没钱的是追求的是清醒时享受不到的安乐。这镇算是这里一个比较繁华的小镇,来往的商客络绎不绝。在镇子的内荆河河段,那时沿湖沿河都没有大堤,只有各个家族的小垸子,也就是小土堤,根本挡不了洪水的袭击。每年六七月汛期,河水把两岸的各个湖,及大沙湖、大同湖与好多小湖连成一片汪洋;长江的水每年在汛期倒灌进内荆河,再由内荆河倒灌进两大湖及其他小湖,也带进了好多的鱼苗苗。在这些湖里有好多水草与水萍,也有好多小水虫,它们是鱼的好饲料。涨水时期,这正是热天的时候,水里的蝌蚪慢慢变成青蛙前是哪些鱼儿的美餐,鱼儿游动在碧水里尽情张嘴捕吃这小小的蛋白质,除了蝌蚪,还有好多在水里游动的叫不出名小游生物,比如蚊子幼年时期的孑孓。这些,都是鱼的美食,鱼儿吃了后催着鱼儿快点长大。一晃冬季来临,各个湖水随着下落的河水将好多鱼;这时已是大鱼了,当然还有它们的子女们在湖里繁殖的小鱼,一道涌进内荆河。当然啊,还有好多的鱼被阻拦在各个湖内,也有好多鱼爱恋这宁静而舒适、食多而美味的湖里,再不愿回归大江中去,更不愿去哪大海!人因鱼而逗留,于是有了渔村,捕鱼的多了,于是就来了做生意的,就这样小渔村成了镇子,成了商人的天下。

曾广财很小的时候随她母亲来过这里多次,他对这些没有记忆。只是三年前他跟随他父亲回来看祖父母的记忆尤深,他那年来这镇子已是古历十月底了,他为了好玩就把他那乌黑的小长辫子索性在颈部挽了几个圈,在这里玩了好多日子。这次回来,他父母认为祖父母与外租父母的安全与生活就决定让他回老籍定居,代替他们伺候老人的责任。今天,他为父母兑现了对两家父母的诺言,让他这个大儿子回祖籍了。

不过,曾广财还是喜欢自己所住的湖村,它就在茅镇附近。他知道茅镇是长江中游到上游的分水岭,长江之水过了此处水流就开始喘急,然后过了三峡就到了蜀地。他爱说他是茅镇人,那是他让别人好记住他而已,也有点炫耀的意思;其实他家在茅镇附近的湖村,也就在洪湖岸边,其实就是个小渔村。莫看这个小渔村,里面也有有钱人住,他那个叫胡曦堃的学友的家就在这里,他家现在在茅镇也有大房子,他父亲胡敬楚在那里干得风生水起。他的父亲也算是曾广财与岳维魁的父亲们也是老乡,他们都在石头村出生。

胡曦堃的父亲胡敬楚,人称胡霸。诨名胡子,他是土匪起家,后被朝廷招安慢慢的成了正参领,后为堤镇副镇长,是胡家老二。据说他是在洪湖当胡子起家,后被朝廷诏安,从一个流寇变成了朝廷军官。他解甲归田后不回老家石头村,而是在湖村当起了湖霸,不仅有湖,还有良田。

曾广财出生后,他皮黑肉厚,他父亲给他取小名叫黑狗子,在家时家里人与好友都爱叫他黑狗子,也有的叫他黑石子的。由于他脾气不好,很逗人嫌,真是黑石子落进茅坑里、又臭又硬。这曾广财这个名字是他在上学时他父亲请算命先生起的学名,有点求财发财之意的味道。他母亲姓裘,是离石头村不很远的农村,家里也比较殷实,有一个弟弟一直在外好多年没有消息,父母与曾家父母一样孤苦在老家生活。曾青山看到妻子担心裘家没后,要儿子肩负双姓,很有点复姓的味道。可是,妻子裘春枝不肯,她相信弟弟裘春寿应该在外结婚生孩子了;再说,曾老爹第一次做爷爷,也不会甘心把自己的第一个儿子给裘佳作孙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