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不然,这是两个东西,北庭都护府管辖的地方更多,不过北庭都护府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今的情况,也确实可以体现其魄力,在群臣一致反对的情况下,武则天毅然对安西四镇增兵三万。
当然,这个举动我自然是支持的。虽然,确实是有些劳民伤财,可这件事确实也是值得的。
如果现在将西域安定下来,有利于的一定是后世。而今大唐境内基本已经安定,也就是这些边境问题需要解决了。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武则天的执意增兵,才使安西四镇从此安定,直到唐玄宗时再无反复。
不过,说句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我知道这件事会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其实我并不一定那么支持武则天。
毕竟,带来一场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
而且,在这个朝堂之上,保守派的人确乎也是占据着大多数的席位。也就是说,不会那么支持战争。
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文官看不起武将,正如同武将也看不起文官。
文官自诩自己读了好些年的书,才走到了如此的境地,而武将不过是赢了一场仗,况且冲锋陷阵的还不一定是本人。
武将则觉得文官不过是一肚子墨水而已,自己还得付出生命的代价,又见证了自己无数兄弟的离开却无能为力。
不过,这一点上,也确实应该佩服武则天,她确实比较好地平衡了二者的关系。
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感慨了。
虽然,她如此努力,在客观上,也让我变得有些忙碌。
与此同时,我时不时地也会偷偷去陪陪宣城公主,并把清淮介绍给了她。
宣城公主也再三跟我强调她肯定不会想不开,可我也是真的不会那么放心。因而,我还经常去的。
虽然,我也摸不清楚我对她们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感情。可是,我不想她离开这个世界。
哪怕我清楚历史不是这样的,但我也还是不太放心,偏偏我又不能一直陪伴在其左右。
不过,根据清淮对我的描述,我依稀感觉,她可能确实恢复了些许生的希望。
然而,这却远远不够,不过我也只能慢慢来了。
选择清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姑娘粗中有细,力气大,又善于发现细节。如若宣城公主真的想自杀,想必也可以拦下来。
而锦瑶和渚幽已经在千金公主府站稳了脚跟,并给宫里陆陆续续地传来消息。
不过,我也后悔了,真不该把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两个人送去那里浪费时间,千金公主脾气又不好,府里事情又多,简直吃力不讨好。
千金公主被禁足之后,倒是好些次都偷偷摸摸出去,可这种情况根本构不成定罪。
不仅如此,她居然还进宫找过武则天,虽然被我拦了下来。我后来也有报告给武则天。
而她的反应,只是说我处理得很好,却没有对千金公主有什么指责。我自然也就懂了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