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那些负责写诏书的大臣们,这段时间也清闲得很。他们又不像我当初那么勤快,整天地忙前忙后。
我当时是,哪怕我这一长段时间里都不会去写诏书,可是我依然情不自禁地会去管这方面的事情。
尤其是刚回到朝堂的时候,我甚至把我不在朝期间所有的诏书都重新整理了一遍。
这可能在别人看起来,这是一件颇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可是,我却觉得,这对于我来说,是有意义的。
可以说,回顾这些事情,让我迅速恢复了状态。与其同时,我也发现,其实虽然我那么久没有参与进去,我也依然可以适应。
虽然我没有成长,甚至有所退步。然而,我可以确定的是,那些大臣们,只是单纯地原地踏步罢了。
甚至于有一些诏书,如果我还在朝堂,我根本不会让它们那些存在留下来。实在是,太过于劣质了。
在清楚李显说不定又要随便改诏书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把诏书先放在一边了,做起了其他事情了。
好在,大部分的大臣们,除了诏书的工作之外,也确实有承担一些其他的工作。
否则的话,现在的他们,会陷入一种无所事事的情况之中。不过,无所事事,对于他们本来来说倒也是一件好事。
同时,也在这个时候,我会教他们写诏书一些该有的方式和格式。难以置信,他们连一些基本的格式都不太会。
不过,我也逐渐意识到,很可惜的是,我有些东西,也没法教了。比如说,那些我一直奉行的东西,我终究还是永远用不上了。
毕竟,武则天和李显,在对待诏书方面,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一点上,连我都有些拿捏不好,更不用说别的了。
而且,李显可能也觉得,自己这么朝令夕改不太好。因而,他从来都不会表达,他究竟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只会在朝臣讨论结束的时候,拍个板,因而也没有起很大的作用。因为,那并不一定是真的结果。
然后,他又会在过几天之后,突然对这件事情提出疑问,接下来又进入讨论。
先前好不容易得出的结果,如此一来也就失去了它本来应该具备的意义。而这其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完全失去了意义。
既然他提出了质疑,也总会有人觉得皇帝不赞成之前的提议。就把之前的推翻了,进入了下一个提议。
只不过,不论是哪一个,都不见得是他赞成的那一个。不过,他赞不赞成,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毕竟,一个决议,并不一定是皇帝需要赞成的。尤其是,他本来也就是一个草包皇帝罢了。
只有那些,他已经签字了的东西,他才会不管了。也是他根本管不了了,毕竟金口玉言,已经签字了便是已成定局。
其他的,即便是诏书已经写完了,他也有可能会选择作废。在他签字前,他都有反悔的。
不过,我没有碰到这种情况,他不签字,我就不走,然后还是劝他。他要是想要我走开,他就必须得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