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安乐公主不是这样,李显也不是。看在安乐公主而今刚在结婚,我还是不过多打扰了。
然而,在结婚的同时,对于武崇训的孩子也不能太过于亏待。毕竟,都是武家的人,也不能厚此薄彼。
于是。武崇训之子年仅数岁,就授职太常卿,封为镐国公,享受实封五百户。这可谓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之后,等她过了新婚时期,我也还是硬着头皮去劝劝她。毕竟,名声对安乐公主来说很重要,这也是为了我的民生大计。
一见到她,我便对那位新驸马表示了深深的同情。新婚不久,她的身边就已经跟上了一对男宠,不过武廷秀应该早有预料才是。
我跟安乐公主聊了很多,关于现在的处境和情况,我也提醒她,驸马只是一件小事而已,需要乘胜追击了。
她那么聪明,应该要明白我的意思。而后我便把侵占民房的事情告诉了她,果不其然她是知道的,只是不以为然。
在她对我表示了感谢之后,我也提出,她以后更加不能这么做了。同时,我也让她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出政绩。
而在安乐公主再度结婚之后不久,安乐公主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皇太女。然而,我却也知道,这才刚刚开始。
而这一次,虽然保守派的观点还是颇为尖锐。但是,李重俊那样一个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不得不让他们得以退让。
毕竟,李重俊从某种意义上还是符合保守派那些人的要求的。再加上,当初不少官员可是经常拿李重俊当挡箭牌的。
因而,提到李重俊,也就是告诉他们,要么支持要么死。毕竟,可以把李重俊的罪名给他们也扣上些许。
不过,这也可以反应些许,士大夫们虽然有着舍生取义的传统,但是大多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
满朝官员,居然无一人出声反对,这连我都感到大吃一惊。可能是因为,没有第一个站出来的人,也就没有人站出来了。
虽然,我也很快反应过来,或许没过多久之后,他们会做出更离谱的事情。不过,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于是,安乐公主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皇太女,木已成舟。李显和韦氏自然是非常的高兴,进行了大肆地庆祝。
只是,在安乐公主的劝阻下,稍微缩减了规模,只是稍作庆祝。这也是来自我的建议。
毕竟,安乐公主刚刚结婚的那种盛况,已经足够盛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紧接其后的皇太女册封,也就没必要这么盛大了。
而且,李重俊当初的皇太子之位,可是来得既没有任何仪式感,又非常随便,拿来比较不太好。
果然,安乐公主这一举动,得到了保守派很多官员的支持,他们也没那么反对了。这也才是我的真实目的。
而且,劝阻归劝阻,反正李显和韦氏也没有听那么多。皇太女的仪式,最后还是持续了很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