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政变准备开始的时候,我便猜到了几分,因而我才在努力地往后推这件事。只可惜,终究还是让武则天赶上了这件事。
有观点认为,正是此事,使得武三思等武氏族人仍能够参与朝政,因而武家的势力只增无减。
很可惜,这个观点或许有些冷漠了。武则天也是人之将死了,真的不止是这点目的而已。
不过,我倒是不认同这个观点,李显从来都不曾打压过武家人。他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这件事。
再加上,朝堂之争是需要武家那一派的人。武家可以帮助那个位置上的人平衡朝堂上的势力分布。
而且,据我所知,武家那一派的人并没有因现在的状况而离开武家的势力。
甚至于,没有多少人,从此到了李显这一边。这可是我非常吃惊的一点。我一直以来,他们武家的势力有点
虽然我也知道,李显这边的亲信自然不会接受亲武派的那些人。
不过,武则天这么叮嘱李显,李显自然而然会对武家更好。这也是武则天最后能为武家做的那么一点点事情了。
至于关于五王的问题,我也不清楚李显是如何跟武则天进行解释的。然,这也不是个多么重要的问题。
可能,李显跟她解释了一番,武则天之后便没再过问这个问题了。五王而今自然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实质上的惩罚。
否则,李显的名声肯定会一落千丈。武则天也只是给李显一个提醒,埋下了那么一个隐患。
其实,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李显也不可能会放过他们五个。他们现而今有多么风光,日后就有多么惨淡。
可能,轮到我的时候,也会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些日子可以好好度过。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旧唐书》作八十三,八十二岁乃从《新唐书》。这应该是实岁和虚岁之别,并无什么实际意义。
只是,如果让我计算她的确切年龄,我只能说我不确定,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我个人以为年龄其实并不重要。
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一点,又不少臣子提出了反对,包括我,李显也不赞成。
可是这一次,终归还是保守派的官员占了上风,武则天,到死了,依然只是皇后而已。多么讽刺。
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个史官没多过久便跟我说,让我放宽心,武则天到底是皇后还是皇帝,历史上自然有评判。
也是,史书上自然会有所记载,历史上,后人眼里,她依旧会是皇帝。只是,我还是有些不甘心罢了。
她本来就是皇帝,何必用皇后这个称呼呢?到了这个时候用这个称呼,倒有些侮辱她的意味在。
同时诏书上还要宣布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