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太平公主也是没那么了解情况,才有这样的疑问。也是因为,如果武则天还有其他的子嗣,政变什么也会更加麻烦。
几乎没有带任何犹豫地,我否认了。这个时候我又不自觉地想到了如琢,还好他什么都不知道,还好太平公主可以保护好他。
不过,顺便我还跟太平公主说,杨钊这个孩子,听说是个不安生的,也不知道知不知道他自己是张易之的儿子。
如果有一天,这个孩子长大了,为父报仇又如何。而且,我甚至说得绝对了一些,我说也许这个孩子可以把今天你们做的这些全部推翻。
事实上,未来的杨国忠,除了二张兄弟的命没拿回来,二张兄弟的名誉也确实是得到了恢复的,他们也确实做的是无用功。
虽然,我表面上说的是留他一命,什么他年纪还小,可实际上却句句指的都是斩草还需除根。
至于她听不听从我的意见,这也就与我无关了。相当于,我这也就把杨国忠的命运交给太平公主了。
其实,我非常清楚的是,太平公主不会跟他有关的消息传出去,而是会选择另做打算。
毕竟,太平公主而今即便把消息传出去了。二张兄弟也得不到多么大的惩罚。
至于到时候她究竟会不会趁乱杀了杨钊,我也不确定。按照我对她的了解,太平公主可能十有会心软。
虽然说,这也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决定的事情。即便她不杀,她身边的那些人会怎么做我也不确定。
如果她把杨钊处理掉了,或许我与张家的结盟彻底宣告破裂,我那个替身也用不上了。不过也并不意味着我就一定死路一条了。
而且,虽然她确实是用不上了,可我又不是没有能力把她处理掉。在宫里死一个人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未来说不定可以解决一个大隐患。现在虽然没能改写,未来却可以。
即便,杨国忠这一次没有死也没有关系。安史之乱并不会因为杨国忠的是否存在而发生什么变化。
且不说杨国忠不是杨玉环,即便没有杨玉环,李隆基也可以宠幸赵玉环、钱玉环或者是孙玉环。
只要李隆基到了晚年变得昏庸,但凡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和藩镇割据存在,哪怕不是安史之乱也有可能是别的什么乱,唐朝也一样在走下坡路。
而那个时候,我都不见得看得到。即便我在开元年间还活着,估计也是一介庶民,改变不了什么。
历史这个东西是相当宏观的,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消失而发生改变。就比如我,既然没有我上官婉儿,武则天身边也会有一个她非常信任的女官。
这个杨国忠也是这样,他这一命留与不留其实都无所谓。这个秘密,已经从我这里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