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裹儿也就提出了疑问,若是逼宫不成功,武则天以死相逼又如何?虽然,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并不成立。
这里她倒是提到了一个关键点,然而这也是为什么不弑君的原因之一。如果败露的话,在不弑君的情况下,说不定还能保住一部分人。
可是,如果证据确凿有谋害君王的任何一点可能性,诛九族也是极有可能的。那么,我们都保护不了我们想守护的人。
公主的身份不一样,他们往往罪不至死。而且,安乐公主又已经失去了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也已经无所谓了。
然而,那些大臣们不一样,他们还有家人有孩子有父母,他们比起我们这些无根之人更有顾虑。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无论是哪一派,在逼宫的时候,哪怕再坚决,也一样有诸多顾虑的存在。
先前就有人想把父母亲人通通转移出去,不过也被我烂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可能会打草惊蛇。
富贵险中求,有得必有失。既然那么害怕危及家人,在最开始,就不应该掺和这些事。
而今,既然已经入局,那就想办法成功,为了事业,也同样为了家人。我是个无情之人,但权力斗争这也是必要的。
至于以死相逼,根本不存在这件事。弑君这个事情,是可以意外发生的。她人都死了,我们自然可以将其设定为暴毙。
客观发生和主观进行,实际上还是有根本性差别的。即便带来的结果可能是差不多的,然而其影响却是不相径庭的。
我足够了解武则天,她也不是傻瓜,她肯定不会以死相逼的。只要她还活着,她便有资格和李显进行下一步的谈判。
更重要的是,武则天想活。不论处于再艰苦的环境,她所渴望的,也依旧是更好的生活。
再加上,她这一生也确实足够了,历史上,她已经是女皇帝了。她对于历史的功绩,无人可以篡改。
对比现在的安乐公主,还只是想到了皇太女而已。能把这件事转换为规范的形式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可是,如果没能实现的话,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不过,安乐公主年纪还小,只要不急不躁,一切都还可以慢慢来。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我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多,虽然有点乱七八糟的,好在她的悟性足够高。也很快就理解了不能弑君的原因。
至少,在武则天这件事上,她应该不会再有弑君的打算了。而之后的事,目前来看也管不了多少。
不过,她也问我,我们这些人到底打算怎么办,这还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我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
或者说,现在这一派的那些人,而今并没有拿一个确切的主意。不过,既然韦氏和李裹儿已经横插了一脚,这件事的天平应该就偏移了。
李裹儿承认了这件事,她和母亲会将李显搞定。也就是说,李显和太平公主都会决定对武则天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