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2 / 2)

婉书华 鳕梅 1009 字 2023-03-11

可是,赵姬跟宣太后是截然不同的。宣太后一生为秦国鞠躬尽瘁。虽然确实曾与义渠王私通生子,可到底也还是杀了义渠王本人。

最重要的是,宣太后手上有权力。而赵姬没有。因而,宣太后不仅可以私通,还可以把孩子生下来。而赵姬是不行的。

就像宣太后大权在握之后才开始养自己正儿八经的男宠魏丑夫。这其实也是有个前后因果关系的。

正是因为宣太后大权在握,不论她做什么,其实都不太所谓。可赵姬不一样,她跟自己的亲生儿子嬴政,感情也没有多好。

也许因为这一事件的缘故,从此宫廷严格把关,宦官统统阉割。宦官阉割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深受嫪毐、赵姬所累赘。

我依稀记得,嬴政一直以来的政策,对私通惩罚力度挺大的。恐怕,生身母亲随随便便就跟人私通生子了,对他来说还是有些打击在的。

顺便提一句,太监与宦官其实在概念上有所区别。

宦官出现的年代更早,宦官在秦朝以前就出现了,是一个官名,负责管理宫廷杂事的各色奴仆等。

而太监出现在唐朝,最开始也是一个官名。在之前,唐朝有多个官署的最高领导都被称之为太监。

后来,殿中省也就是掌管皇帝生活诸事的官署,开始用宦官出任太监一职。再后来,其它有太监职称的官署名称更改,也不再有太监一职。

只有殿中省有名为太监这样的职位,太监从而成为宦官的代名词。

简而言之,宦官都是阉人,但等级较高,是管理者。太监也是阉人,但等级最高,是高级宦官。

要到明朝后期,太监才逐渐变成了宦官的统称。清朝的时候,宦官统统称为太监,两者开始变为同义词。

因而,虽然我个人会更为习惯太监这个称呼。不过,现而今,还是用宦官比较合适。

至于唐朝的官制,我也只是知道大概的。这些官制,太容易随随便便地就换来换去了。

反正我是记不住,也自然有会记住的人。我会处理些许政事,也就足够了。

回到宦官身上,我可以确定的是,阉割肯定完全。

唐风虽然开放,可是在阉割方面的技术是非常有限的。

虽然,我也不曾见过,可据我所知,那个地方的阉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些完全的。

与后世出现的情况不甚相同,我可以确定的是,在后宫之中,宦官们确实不曾有过孩子。如此也便够了。

然而,宦官们除了没有某一个身体部分之外,还有一些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更何况,有的宦官在被迫进行了化学阉割之后,心理方面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而心理问题具体会如何体现,也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