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居大理的段氏与梁王分庭抗礼,对明军攻打昆明梁王时,袖手旁观。
梁王部不敌,逃至普宁,见无路可逃,率妃嫔亲信向滇池投河自尽。
1382年,明军镇压了大理国残存的土司势力,把段氏第十二世段明等段氏贵族,及蒙元上层官员迁入内地,结束了处于割据状态、六百余年的云南。
国之初定,战乱始息,百废待兴,急需休生养息。
朱元璋在云南,设立了“三司”,借鉴元制管治,土司、流官结合治理,以汉官辅助,制衡土司专横,思想文化上,大力推行汉化(主要从服装、礼仪、语言方面入手)。
内地的汉人迁到云南开发,军屯为主,商屯为辅(明初,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屯),云南有了稳定发展的机会。
当时的云南白族人,大姓主要(王、杨、赵、李)都是中原迁入的,各族与汉族杂居,尽管土司、流官交错,但没有内阁高官、地方官、驻地太监三方干预,经商环境比内地宽松。
一家姓夏的盐商,从内地迁入昆明,历数代人经营,由小贩成了商人,人丁旺盛。
夏家七代经商,从第三代起以经营盐为主,开矿铸铜铁为副,特别强调诚信、道义,经商处处以“信”为重,不弄虚作假,以信誉得人,其次讲求“义”不哄人,不骗人,不侵假掺杂。
尽管经商图利,但夏家却把利放在最后,并常告诫子孙,力戒“骄、贪、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