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着,赵泽很快便来到了养心殿。
刚到店门口,赵泽便听到里面传来了朱元璋发怒的声音。
赵泽眼观鼻鼻观心,只当什么都没听见。
片刻之后,赵泽听到那小太监通报,在朱元璋的示意下,赵泽走了进去。
看到赵泽走进来,朱元璋终于收敛了几分火气。
“看看这些东西,说说你的看法吧。”
赵泽结果小太监递过来的东西,只是一看,心中便是猛地一惊。
那小太监递过来的不是别的,而是一个盖上了印章的空白文书。
区区一个盖上了印章的空白文书自然算不了什么,但他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可就深了去了。
赵泽知道,前世的历史上,这是一件涉及了数百名官员的大案!
空印案!
其主要起因,便是这盖了印章的空白文书。
按大明的规定,每年各部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这些东西涉及到一整年的税收,自然是马虎不得。
因此,户部与各地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一模一样,分毫不差,最终才能结项。
而其中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回到原处,重头开始填报,最后,才能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制度是好制度,目的是为了防止有官员在其中贪污,也可以防止运送来的钱粮对不上号。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朱元璋办公的地方在应天府,国库自然是也在应天府。
全国上下所有的钱粮全部都要送到应天府来,这其中难免有所损耗。
可损耗不是那么好算的,万一出现了什么问题,就得被驳回去,这一来一回,又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这倒还是其次,最基层的官员送钱粮来应天府,少的跑个一两千里,多的那都得三四千里也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到了最后户部这里核查出来不对,那岂不是直接完蛋,一来一回,怕是一年都不够用。
因此,为了方便各级统计数据,官员们便想出来了这空白文书的办法。
下级官员给上级官员呈报上来的是一个空白的文书,意思很简单,是多是少,具体损耗,你自己看着填。
这么一干,省事倒是省事了,至少不用千里迢迢的打回去重新核对账目了。
官员们省事了,可朱元璋却不乐意了。
下级运送上来的钱粮没有数目,那你各级的官员岂不是想怎么填就怎么填?
这不就是明摆着给各级官员贪污的空间么?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这辈子最恨的便是贪官污吏,恨到什么程度。
各级官员,不管你是谁,贪污超过六十两银子,直接处死!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而这空白文书却是相当于直接给了朱元璋狠狠的一巴掌。
这么多年过去了,有多少人在这钱粮上面做了手脚?负责这些差事的官员,又中饱私囊了多少钱粮?
这些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光是想想,朱元璋都快要气得窒息了!
如果不是身边有人拦着,恐怕他早就已经下令,把所有涉及到的官员全部治罪!
气虽然在头上,但朱元璋多少还是有点理智的。
至少他知道,这些官员是绝对罪不至死的,至少其中肯定是有很多无辜之人。
但若是就这么放着他们不管,朱元璋心里也是难以咽下去这口恶气的。
加上此事涉及贪污,朱元璋一想,这不刚好就是赵泽负责的方面么,于是便把赵泽叫了过来,想要看看他的想法。
一看到这个东西,赵泽心里顿时就难受的不得了。
这可是一个妥妥的烫手山芋,谁沾谁倒霉。
赵泽可是知道,原本的历史上帮这个案子说话的人,最后的下场都不咋样。
“杀!”赵泽冷笑一声:“这么大的空子,怎么可能会有人不钻?”
“这么多年来,这些蛀虫一定在大明的身上吸了不少血。”赵泽恶狠狠的说道:“依臣之见,这些人都要诛九族!”M.
“不!诛十族!这些人都是大贪官啊!”
赵泽一开口,朱元璋就琢磨出不对味来了。
眼看赵泽越说越离谱,朱元璋终于忍不住气极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