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监狱里的涮火锅(1 / 2)

食材则是早就片成薄片的鱼肉鸡肉还有羊肉,

赵泽涮火锅最喜欢的牛肉则是很遗憾的没能出现在餐桌上。

除了这种肉类,还有冬天最为常见的的窖藏的白菜,以及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反季节的绿色蔬菜。

说起来,当赵泽得知,这个时代也有反季节的绿色蔬菜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为了在冬天吃到新鲜的蔬菜,古人可是花费了不少力气。

每当天气逐渐变冷的时候,便有人在专门建设有火道的温室当中,通过不断燃烧碳火来保持室内的温度,让蔬菜发芽,得到新鲜的蔬菜。

这碳火,自然不能是一直烧着的,浪费不说,让蔬菜发芽也用不着那么高的温度。

这里的碳火,实际上是蕴火,也就是不见火焰的燃烧方式。

只是这样发芽的蔬菜无法得到阳光日晒,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会出现黄化现象。

后世人们常吃的豆芽,就是一种典型的黄化蔬菜。

而在这里,韭、葱、蒜、芹菜等蔬菜的黄化最为常见。

韭菜黄化之后,便称之为韭黄,提到这个很多人可能就明白了。

赵泽的桌子上摆着的就是这些珍蔬。

当然,这些蔬菜都是赵泽亲自出钱购买下来的。

毕竟是他请客吃饭,不好再让别人掏钱不是?

“快来快来,吃火锅了!”赵泽热情的招呼着其他人。

“这是什么东西?”锦衣卫们疑惑的看着眼前暗红色的汤底:“这玩意能吃吗?”

“这可是我专门让人调制的汤底,你吃了就知道了!”赵泽神秘的一笑,给众人分发着碗碟。

辣味对这些人来说并非是一种很新奇的味道。

不然怎么会有姜还是老的辣这种说法?

平日里他们吃东西,也会吃到一些带有辣味的食物。M.

但在辣椒正式走上人的餐桌之前,华夏人吃辣主要还是为了那些食材当中的鲜香。

像是辣椒这种,只是为了纯粹的辣而出现的东西,从来没有出现过。

辣椒这种东西,真正被华夏人应用到餐桌上,还要等到一百多年后。

川渝地区人民由于严苛的盐政而变得逐渐吃不起盐,这才开始慢慢寻找盐的平替。

这个时候,辣椒便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常在海边河边讨生活的人们,由于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肉食来弥补身体的亏空。

但正常的肉吃不起,没办法就只能吃些下水一类的东西。

为了掩盖那些腥臊味,人们把目光转向了辣椒。

没曾想,下水的腥臊味碰上辣椒的辣味,竟是出现了一种惊人美味。

于是这种吃法才开手逐渐在华夏盛行开来只是这些东西最初出现的时候,是跟下水这种贫民东西挂钩的,于是辣味这种味道也被挂上了贫民味道的标签。

直到老派的贵族们完蛋了之后,辣味才成为主流的味道。

那个时候,距离现在还有整整三百年的时间。

不过对于现在这些生活只处在中等水平的锦衣卫们而言,他们就没那么多讲究和忌讳了。

诏狱当中本就湿冷,现在又是初冬季节,没有人会拒绝一顿火锅。

尤其是当他们尝到了辣味的爽快之后。

虽然一个个辣得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但这种味道,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

诏狱内的众多犯人眼睛都要看直了。

空气中传来的阵阵鲜香,把他们的舌头都快馋掉了。

有人甚至流出了委屈的泪水。

凭什么,大家都是坐牢,怎么差距这么大!

有人吃火锅,他们只能啃干馒头,连口水都没有!

酒过三巡,锦衣卫们也逐渐放开。

他们发现,这辣味,竟是越吃越上头,越吃越好吃。

“怎么这么好吃!”其中一名锦衣卫感慨道:“这辈子第一次发现,吃饭也可以是这么爽快的事情!”

“对对对!”

“这里面到底加了什么神仙美味,竟是让人如此爽快!”

“赵大人离开之后,我们再也吃不到这些美味了怎么办?”

“这简直比去教坊司还要爽快。”

赵泽不由得哑然一笑。

吃辣的确会有爽快感,但跟去教坊司比起来,还是要稍微差了点。

喜欢吃辣的人或许会发现,在吃辣的时候真的很容易让人上头,有时候甚至会让人感觉跟喝醉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