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乐山的愤懑(1 / 2)

篡儒 夜留灯 2213 字 2022-10-26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等落尘道长赶到谷口,被带到山坳的时候,梁玉衡有些惊讶,道长此刻气息紊乱,如同大战数场,难道是途中被大军围住了?M.

落尘道长摇摇手,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开口却道:

“我没事,是跑累了。乐山成宗师了?在哪呢?人呢?”

等梁师范带着他,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茅棚,才看到陈乐山依然躺着睡觉,萧薇薇面显疲惫,还在勉力运气,对他仰头招呼,却累的说不出话。

落尘皱皱眉头,拿起陈乐山另一只手,探询了一会,松了口气,把萧薇薇的手抖开:

“你作死啊!再搞下去,陈乐山没死,你倒是死了!你师父还不骂死我?”

萧薇薇急得不行,还要继续,落尘赶紧说:

“可以了,可以了,他已经没事了,你这是过犹不及,对他没好处。”

萧薇薇听了,这才放松下来,靠在木杆上,由着侍女喂了一颗丹药,慢慢调息,看着师叔在陈乐山身上指指点点。

好半会才缓过气,开口问:“师叔你在干什么?陈乐山不是没事了嘛?”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落尘停下手,思索了一会:“当然没事,只是好生奇怪,大宗师就是这样的吗?怎么会只有一点气息呢?”

萧薇薇气笑了,这才知道落尘居然不是在治疗乐山,而是在他身上揣摩大宗师的奥秘。

师叔九级多年,虽然一道一宗师,玄心真人在,他是没机会成为宗师,但是好奇心自然有,难得有个宗师可以任意揣摩,自然是稀奇得很。

不过落尘道长比她道行高得多,既然还有这个闲心,那陈乐山自然应该是无事。

她笑着挤兑:“难怪师傅说你不稳重,你好歹是个长辈,人家还伤着呢,你怎么这么行事无状。也不怕人笑话。”

梁玉衡在旁边听了,却笑道:“乐山没事就好,不妨事,不妨事。”

落尘瞪了萧薇薇一眼:

“你个小丫头懂什么?陈乐山既然成就大宗师,按说就不可能保持现在的五级状态,这是自古以来未有之事!”

梁玉衡和萧薇薇,这时候才想起这还真是个大问题。

大宗师,要么真气外放,要么显得如同常人,但是绝不可能显示一个五级身手,而此刻陈乐山虽然昏睡,但是一看就是武道五级,这确实错不了。

这可就是大大不对头了。

萧薇薇口中呐呐:“难道乐山可以上宗师境,然后又下宗师境?”

梁玉衡听了,更加不敢相信:“宗师境上下自如?这怎么可能呢?”

落尘道长对萧薇薇点点头:“难怪师兄说你有仙缘呢,你这个悟性还真是不同一般人。”

他又对梁师范说:“我看,就是能够上,也能够下,但说是自如,只怕未必。”

他继续思索:“我也不知道咋回事,真是好奇怪。”

萧薇薇一贯不受拘束,思维天马行空,在这世界也是独一份,她受到师叔鼓励,不由得信口就来:

“是不是借军阵,上的大宗师境?”

“这怎么可能?胡说八道……”落尘道长嗤之以鼻,但旋即停下话语,是啊,难道不可以吗?

他迟疑地说:“难道真的是军阵吗?”

萧薇薇很是得意:“当然是军阵,皇兄说过,他使用军阵,士兵气息,以他为枢纽,往复循环,众人如同一人。陈乐山不是靠军阵,哪里来的强大真气,直达宗师境呢?”

在落尘道长看来,萧薇薇所说的,毫无道理,如果这样的话,那你皇兄早就大宗师了,军阵气息就算再玄妙,那也不可能提升个人武力太多。

但是,如果不是这样,又是怎样呢?大宗师境不说别的,真气量那是多么磅礴,不依靠军阵,陈乐山哪里能有如此之多的真气呢?

这三人在这里唠叨,倒是把沉睡的陈乐山吵醒,他睁开双眼,意识还不够清醒,望着眼前的落尘道长发怔。

萧薇薇第一个发现,惊喜问道:“乐山,你醒了,感觉怎么样?”

陈乐山转头看看萧薇薇,勉强点点头,问道:

“天黑了?我这是在哪里,道长回来了?陈叔呢?”

他一句问话,把三人的惊喜一下冲没了,梁玉衡作为陈乐山的老师,此刻只能劝慰:

“乐山,陈叔走的时候,是很开心的,你不要太难过了。”

陈乐山这才想起陈塘已经离世,于是不再说话,小窝棚内一时默默无语。

过了会,陈乐山起身,浑身细小伤口崩裂,萧薇薇扶着他的胳膊,不敢劝他休息。

陈乐山说道:“陈叔在哪里?”

山坳中,几名军士人点着火把,陈乐山蹲在地上,默默整理陈叔的衣着,萧薇薇也甩开侍女,用手巾擦拭陈塘的面庞。

等一切就绪,陈乐山起身,拉起萧薇薇,对着陈塘跪下磕几个头,他用手扣着萧薇薇的手,萧薇薇也跟着一起叩头。

侍女们都觉得不妥,但是没有人做声,梁玉衡略微皱眉,觉得于礼不合,犹豫一下,也没做声。

落尘道长在旁边口中念念有词,招魂做法。

萧薇薇心中有些伤感,她问道:“乐山,是把陈叔埋在这里吗?”

“不是,不埋的。”陈乐山看着陈叔,脸上有些抽搐:

“陈叔以前说过,他若是有一天死了,要我把他烧成灰,他要飞到海边去的。”

陈乐山终于还是流下两行泪水,他今天终于明白这个交代的意思,陈塘终究还是耿耿于怀。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他对于自己被迫逃离夫子郡城,还是自责不已,也许觉得对不起陈家的兄弟,也许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儿,所以才总想着要回去,以弥补自己的偷生之罪。

这个时代,还不流行火葬,儒家礼法中,这也是大不敬。

但是在场的人,没有人不知道陈塘的想法,他只是想回到十几年前,死在夫子郡城而已。

陈乐山没有这些顾忌,他一定要满足陈塘的愿望,众人也只好堆上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