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醒来,苏琳琳早早来到陈乐山这边,给他递上茯苓牙粉和柳枝,这些事情已经被苏琳琳霸占,别人可抢不去了。
陈乐山不知道,这个丫头何时才能从恐惧中解脱,也只能受着。他刷着牙,想着上一世的便利,头脑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突然,他想到昨夜刘县令说的一句话,顿时明白自己漏掉了一个重要事件。
他草草洗漱完毕,匆匆赶到安平公主住处,萧薇薇正在里间描眉。他隔着屏风,抬高一点声音:
“薇薇,朝廷中正官,是由哪里任命?”
“什么?什么中正官?你是说大中正吗?”萧薇薇正好完事,走出来:
“大中正是多年之前就没有了,现在是品鉴阁,代替大中正了,就是胡士奇那个老家伙呢!”
“那品鉴阁之下呢?”
塔读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那就是各府道的中正了。我皇兄那里也是有中正的。怎么了?”萧薇薇有些诧异。
陈乐山继续问道:“中正是由哪里任命。”
“那自然是品鉴阁拟定,聚贤殿审议,交内阁定夺。”
“那就是由朝廷任命了?那中正之下的小中正呢?”陈乐山头上有一点汗珠冒出来。
“小中正?那可早就没这个了,三王逆乱之后,你爷爷陈阁老,由此才提出师范制度呢,相当于小中正,只是不算是朝廷任命。”
陈乐山觉得自己离答案越来越近了,他喘口气,慢慢说道:
“昨夜,刘县令说,朝中似乎要重新任命小中正,你有听说这事吗?”
“有啊,这个事情都吵吵好几年了呢,易成海大人,年年上折子,就提这个事情,要朝廷重新直接任命小中正,但是胡士奇坚决反对。”
萧薇薇想了会,口气有些恨恨地:“说起来,胡士奇反对的原因呢,就是维护你爷爷的师范制度,这个口是心非的卑鄙小人。”
陈乐山觉得似乎被她的话带偏了思路,好好想了想才说: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欢迎下载免费阅读。
“你说易大人要重新任命小中正,这个任命,到底是由地方推荐人选,还是由朝廷直接任命?”
萧薇薇看他似乎有些着急,赶忙拿帕子帮他擦汗:”你别急啊,怎么了?既然是易大人提议,那自然是朝廷任命,怎么会是地方举荐呢?”
原来如此,陈乐山坐了下来,闷头想了一会,这个世界他了解得还很不够,远在西北境的小村落,有些事情他还未曾知晓。
“你说的逆王叛逆,好像是打进中京城了?”
“我那时候小着呢,只知道是这么回事,草原人那时候可凶了,出兵五十万,跟叛逆一起杀过来,说是一路势如破竹,数千里狼烟呢,幸亏我皇兄厉害,我娘也是那时候走了。”
陈乐山忙安慰两句,萧薇薇情绪有些低落,不过很快好转:
“你问这些做什么?”
陈乐山心下已经有些明白,只是还不敢确定:
“如果我没猜错,多年以前,小中正是地方推举,对吗?”
“嗯……好像是的啊。”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
“西北境我从来没听说过有地方大族,是不是被逆贼给毁了?”
“嗯,这个我知道。可不是被毁了嘛?要不我皇兄在西北哪里会这般艰难,什么都得靠自己,没有个帮手。”
“你去叫他们送些吃的吧!”陈乐山打发萧薇薇去安排早餐,自己在座椅上慢慢沉思。
小中正的任命权,事关朝廷和地方势力的博弈,如果地方势力强横,就会掌控这个任命权,如此一来,朝廷的官员就都来自大族世家。
这也是科举制度之前,中正制度最大的问题。但是只要朝廷强大,就会夺回任命权,如此一来,朝廷官员就会来自五湖四海了。
这虽然比不得科举制度,但也是人治的解决办法。
封建王朝,皇权与地方势力的博弈,从来都未停止过。看来,三王之乱,导致了半个帝国的世家,被摧毁打击,即便残存,也会实力大减。
这也是师范制度得以推行的原因了,现在朝廷显然是要更进一步,直接任命小中正,彻底握住出仕的来源,虽然比不得科举制度,但是短期效果还是一样。
朝中党争,表面上是君臣相宜,和独尊君上的争论,背后的实质却是地方与皇庭的博弈。
陈乐山舒了口气,搞明白就好,自然也就会慢慢有对策。
原文来自于塔读,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
不对啊!陈乐山从座椅上站起来。
如果说君臣相宜,代表着地方势力,那青北王为何隐然是这一派的首领?
太子和胡士奇既然是独尊君上这一派,又为何要阻止小中正的任命?
这不是完全颠倒了嘛?
陈乐山的手指在座椅雕花上,沿着纹路摸索,但是纹路交错,很快就失去了方向,刚刚觉得理清楚的头脑,此刻又是一头乱麻。
不过,也不是全然无所得,陈乐山意识到,兰良县旱灾报不上去,多半是与这些事情有关。
天灾,从来都是博弈的利器。
可以假设,朝廷即将颁布小中正任命制度,而要抵抗这个制度,天灾就是改制的天然反对者,代表着天道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