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钟黄道:“大汗有四子,各有各的厉害之处。代善勇猛,但是心眼太直,最适合辅佐君王但不能当君王。皇极心机过人、善于权谋,但不够沉稳且心狠手辣。相比起来,褚英无论是胆识、见识、韬略,还是待人之道,都比皇极更好一些。”
穆祖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要是多轮没死就好了。褚英与他最是较好,有他辅佐褚英,必定能使我族复兴。”
独钟黄淡淡一笑,道:“多轮他没死。大哥不是一直想知道,明军中的暗探是谁吗?就是多轮啊!”
穆祖又惊又喜道:“你这老鬼,怎么不早告诉我。我还纳闷呢,是谁这么能干。原来是我儿子啊!哈哈哈哈。”
穆祖正笑着,帐门一下子被推开了,固伦公主气呼呼地道:“父汗,叔叔,你俩个偏心的很。给哥哥们都安排事情了,为什么没我的份?”
独钟黄看着这个身材壮硕的侄女,哈哈笑道:“我早知你会来找我两个,特意将朵颜三卫交给你指挥。不过你这任务可比他们重要得多,也是此次大战胜负关键,你可要步步小心了。”
固伦一听,高兴问道:“什么任务?”
“让你爹告诉你吧。我要睡觉了。”独钟黄伸了个拦腰,走出大帐。
而此刻,坐镇山海关的杨高正盯着地图发愁。
东征之前,朝廷已经和鞑靼各部达成协议,在罗森神羽营的威慑和边境通商的诱惑之下,鞑靼表示绝不会趁机出兵。
北线看上去要比中线更远些,但却是他和众营首领商量好的补给线路。山海关往北地势平坦没有河流,黑水族也不会想到他会走这条线。更重要的是绕过了有十万饥民的辽阳城,这样东征结束后他就不用担心言官们弹劾他不顾百姓死活了。他不是冷血,而是户部送来的粮草仍不足数,无暇顾及那帮百姓了。
可从前线收到的可靠情报来看,一直不听鞑靼小皇帝指挥的东三部,似乎已经和黑水汗国勾结在一起,想要趁火打击袭击他的粮草补给线。
“这可就麻烦了!”他扶着脑袋道。
李如柳道:“有什么麻烦?我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北线还是大张旗鼓的招摇过市,私底下粮草补给从南线海运上去便好,既快又安全。而北线,我们便做个局。让罗森跟他们血战一场,我在后面收尾。”
杨高道:“是不是有些冒险?南线海运我也曾想过,倒是比陆运更加快速、省力,可万一扶桑海贼袭击怎么办?”
李如柳道:“海贼们都在南方沿海劫掠来往西洋的商船呢,除了打渔谁会跑到这鬼地方来?再说了,他们敢打明军的主意?这不是找死吗!”
杨高道:“也只能这样了。主簿,给我起草一份密函,告诉内阁宋之濂大人,后方粮草补给改由水路。”
那主簿便快速起笔,拟好了信件。杨高拿来一看,略作修改,誊抄一份,用火漆封了,交给帐外一个亲兵,道:“赖头蛮,带领你的小队火速将此信送往京城。”
赖头蛮接过信件,俯首道:“是!”
然后转过身去,一丝诡异的笑容在他脸上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