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还债(2 / 2)

“真是世间少有,闻所未闻,令人匪夷所思呀!一把空手套白狼,你还没有说理的地方!”

这些艰难度日的人,个个满面愁容,无关痛痒地抱怨几句,述说着彼此的难念的经,发发牢骚,也就罢了。不买房子愁,买了房子,愁上加愁!两害相权,一害重于一害。而这是他们共同的无奈心声。

而对于那些家资颇丰地主豪门的富户来说,买一套房子不费吹灰之力,而且官家还不敢百般阻挠他们交全款,因为贵贱不同,必须区别对待,两面三刀,是他们一如既往的手段。有的房主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设计装饰了,有的已经心满意足拎包入住了,有的开始邀请亲朋好友去家里做客了,这就是现实的贫富差距对待房子这座大山的云泥之别!有的需要东挪西借用九族共同的财力去偿还,有的用的不过九牛一毛微不足道的财力。可有些富户们却没有享受新房所带给他们的喜悦,反而是天灾。

一户的户主是一个不懂装懂的憨货,属于那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类型,或者属于朝三暮四不着调的主。居然在能工巧匠的眼皮子指指点点,说东道西,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关公面前舞大刀”呢!结果,能工巧匠被指挥的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结果,忍无可忍,气得撂挑子一走了之了;还有的一户是家里的装饰完美收工,户主也颇为满意,但是迟迟不愿给人结算工钱。总习惯在尾款上抠抠搜搜,意欲克扣三瓜两枣。最后,把人逼急了,怒不可遏的工匠把那刚刚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屋子几锤子砸了个面目全非。让户主既害怕又愤怒,因为有几锤子是有意无意朝户主脑袋砸过去的;还有一户纯属是自作自受,言而无信导致自己性命险些被人拳脚相向给活活打死。本来跟工匠们口头约定多少工钱,结果竣工后在结算时,矢口否认君子协定。竟然贪心不足把工匠的血汗钱直接腰斩对半给工匠发工钱,工匠们不接受半价结算,双方谈不拢,又在已然竣工后的屋子里鸡蛋里挑骨头,双方发生口角,进而肢体冲突。工匠们都是五大三粗的壮汉,一动手,户主寡不敌众,就倒地不起了。户主新房子没住进去呢,就先住进大夫家了!还有一户居然把新买的房子给戳漏了,很难相信,那高大上的地面居然用破砖烂瓦拼接而成的。质量可见一斑!隐患更是防不胜防!户主还没有如愿以偿乔迁新居,就开始无休无止的官司生涯……

很多人是太高估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了,他们认为那些背井离乡出卖手艺的外地人都是一群胆小怕事的人,殊不知,一旦他们胸中的怒火被点燃,留下的都是惨剧和悲剧。

迫于还债的压力,那些底层的人们不得不一身两役披星戴月,如同行尸走肉,浑浑噩噩,没日没夜,永远是一副愁眉苦脸表情呆滞的表情。开怀的大笑,畅快的大笑,由衷的大笑,对于他们都成了奢望。取而代之是僵硬的笑,堆积的笑,苦涩的笑,他们的内心的笑不知不觉早已经终结和丧失了。他们活着的意义仅仅是还债,无底洞一样的债,哪怕自己吃得清汤寡水,哪怕自己穿的衣衫陈旧,哪怕自己百病缠身,只要能饿不死,冻不死,四肢还能活动,就要拼了老命还债!至于尊严和幸福,那是两个遥不可及又晦涩难懂的词。

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这与开国帝王的初衷夙愿已经背道而驰。如果一个朝代的大多数财富都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人人嫌贫爱富,一切向钱看时,那这个朝代是一个充满铜臭味的朝代;当少数发家致富的人,自顾自的享受而忽视甚至诋毁和厌弃大多数依旧穷困潦倒的人,而不想方设法与他们荣辱与共并肩而行时,那这个朝代是一个腐烂虚荣的朝代;当有权者一心只想着升官发财而不为民请命谋福,那这个朝代是一个蛀虫丛生的朝代;当一个朝代处处弄虚作假自欺欺人招摇撞骗而无人以雷霆手段制止和挽救时,这个朝代是一个日暮西山的朝代;当人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不公不平的事情缄默不言,那这个朝代是一个冷漠可悲的朝代。我们眼下的朝代似乎正在朝着这个朝代挺进,或者说,正是眼下的如雕如琢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