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场哨的响起,叶秋枫将球推回到后场,吴轩拿球。吴轩并没有急着发起进攻,他先看了看球场的情况,冯非和叶秋枫已经进入对方的腹地,左右两边的亚里坤和沈云乐也过了半场,而宋时琅在中圈弧附近,李晖棠就在他的边上。再看日本队,他发现对方比较谨慎,他们并没有快速前压急于抢下控球权,而是各自先站好位置。而且吴轩还发现在亚里坤所在的左路,日本队有两名球员在他附近,分别是4号右后卫西村文太和12号佐藤健太。但两人都没有靠近,而是给亚里坤留有一定的空间。看来他们对亚里坤研究得很细,知道亚里坤的突然启动速度很快,如果同时和他起步速度上根本不是亚里坤的对手,所以他们选择切断亚里坤的行动路线来扼制他的速度。
看到这里吴轩选择先将球传给了中路的宋时琅,本来并没有人防守的宋时琅,当他一拿球对方的8号松田平立马靠了上来,今天作为后腰的松田平他的任务就是防守宋时琅。与此同时日本队中场的两边分别向中国队的左右两边收拢,形成品字形站位不给宋时琅向前传球的机会。
宋时琅也不急着前传,而是把再次回传给了身后的李晖棠,接着自己往前场的右路跑去并且带走了松田平。
李晖棠拿球后中路一下开阔了不少,他选择带球到了中线附近。这时对方的10号武藏佑一跟了过来,阻挡了李晖棠继续向前的路线。李晖棠踩球停了一下,这时前场的叶秋枫并没有跟随冯非继续前插对方的后防线,已经回撤到中场。李晖棠将球直传给了叶秋枫后自己选择继续前插。
叶秋枫拿球后吸引了对方的12号佐藤健太过来防守,这样亚里坤这里少了一人。亚里坤快速斜插,叶秋枫传球过去。
亚里坤拿球后又一次横传,这时李晖棠已经前插到禁区弧附近。接到亚里坤的传球后,李晖棠发现日本队的后卫之间有一个空隙,他直接选择了远射。射门的质量不错,但是内藤和司的反应也不慢将球挡了下来。接着二次反应也很快,没等冯非插上已经将球抱在怀里。
内藤和司本想快速抛球,但是被插上的冯非挡了一下只能放弃。抱球在手的内藤和司等到所有都退得差不多了手抛球给了中后卫黑川大志,日本队从后场开始组织起进攻。
黑川大志先将球传给了8号松田平,叶秋枫靠上高位逼抢。松田平不得已将球分给了右路的12号佐藤健太,佐藤健太刚拿球亚里坤上前防守。10号武藏佑一马上回来接应,佐藤健太将球传给了他。但是拿球的武藏佑一也不舒服身边出现了宋时琅。这时日本队发现中国队的常用的352阵容已经转变成了361,六个中场配置使得日本队中场人数吃了很大亏。不得已前场的18号武藤旭也不得不回身拿球来充实自己的中场。好在日本队几名球员的脚下技术都不错,球权还掌握在他们脚下。
几轮传球后,日本队的球还是没有能过中国队的30米线,不得已他们只能再次回传后场重新组织。
这一次日本队改变了策略,将球分给左路。3号左后卫田中亮拿球,日本队突然加快了传球速度。田中亮传球给了7号中山有介,然后自己快速前插带动了沈云乐。而拿球后的中山有介并没有将球回传给田中亮,而是选择传给了中路的松田平。松田平拿球又分给了右路的佐藤健太,佐藤健太拿球和右后卫西村文太做了一个二过一的配合来到右路大禁区附近,面对吴轩的防守,佐藤健太并没有再次选择下底,而是起高球传中到了中国队的禁区中路。但是传中球的质量不高,被拖后的许坚顶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