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砖窑点火和三动平底船(2 / 2)

这时,任长隆热情地拉着一身煤黑的沈恩贵,向陆亚洲三人介绍道。

“……哎!大家的功劳,大家的功劳,要不是有大伙出力,我自己一个人也不可能把砖窑盖起来!”沈恩贵是个实在人,听任长隆这么说,连忙推辞。

陆亚洲见状,对沈恩贵不禁升起了一些好感,他笑着说道:“……沈厂长,没有你的指导,砖窑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点火,你放心,执委会肯定会给你们砖窑厂分配更多的贡献点,保证你们都是第一批住上砖瓦房的人!”

说完,他也不等他拒绝,就指着正在向砖窑里填碎煤和干柴的三十多个青年劳动力,问道:

“……沈厂长,这一次能烧出多少红砖?大概需要烧多久?

马上就要到雨季了,我们得尽快把房子先盖好。”

提起自己的专业,沈恩贵表情自然了许多,他拍了拍糊砖窑的泥巴,解释道:“……这一个砖窑,一次能烧2500块红砖,或者3000块黑瓦,每次需要至少烧三天三夜,还要自然冷却两天。

现在河边共有24个窑,一次能烧60000块红砖,这些砖大概能盖十间平房……”

“……也就是说,按照五人一间房算,砖厂干两三个月,差不多就能满足基本的砖料需求了?”刘玉轩算了一下,发现这个制造速度挺快的。

“……理论上是这样。”沈恩贵苦笑一下,然后指了指不远处那些埋头铲煤,浑身都是煤黑的砖厂劳动力们,摇头道:

“……可是大家也不能像机器那样一直干啊?

想维持这个生产速度,要么增加窑口,要么增加人手。

还有就是陆主席刚刚说的雨季问题……如果一直下雨,就必须给砖窑盖棚子,不然砖窑外面的泥皮就都被淋掉了,会破坏密封性。

另外……”

他看向河道码头方向,指着正在卸煤的两艘橘黄色救生艇,“……煤炭供应也得跟上,没有现成的煤炭,就只能再烧木炭,这又需要时间……”

陆亚洲看着那些砖窑劳动力,思索片刻,郑重地点头道:“……我明白了,执委会一定会派更多的人手支援砖窑生产!

砖窑规模还要扩大三倍以上,这样我们才能赶在入冬前生产出足够的砖头。

沈厂长,如果砖窑厂有任何需要……请一定和执委会反映,大家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

今天取得阶段性进展的,除了黑熊河边的砖厂,还有海军码头南侧海湾里的温哥华造船厂……名字是叫造船厂,其实现在就是个木匠作坊,只有54个新手木匠和劳动力在里面干活。

而今天上午,洛杉矶造船厂制造的第一艘风帆船桨舷外机三动平底船——长95米,宽16米,载重12吨左右的“黑熊号”,经过三天的施工,总算完成填缝和升索工作,正式下水了。

比起之前造船厂制造的独木舟和捕鱼木筏,“黑熊号”可谓是一个“庞然大物”。

驾驭它,至少需要两名轮机手或者六名划桨手,或者4名操帆手……当然,一般情况下,有救生筏的船舷外机充当动力,也不需要水手费力气划桨或者操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