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分裂(2 / 2)

不过傅采林跑了,高句丽军队可跑不了,只听赵云一声令下,骁果军立马列阵朝高句丽大军冲锋,冲在最前面的就是赵云的白龙马,白龙马跑到赵云跟前也不减速,赵云直接顺势翻身上马,作为箭头冲锋在前,而高句丽的军队则因为奕剑大师傅采林的落败逃跑士气低落,哪里能挡得住有赵云带头的骁果军。不用说,高句丽大败,丢盔弃甲,能逃回高句丽的十不存一,经此一战,赵云威震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天下间又多了一个大宗师高手,这个大宗师还是个百战百胜的将军,这威胁就很大了,大到大隋周边的国家一个个从狼变成了狗,一个个乖得不得了,困扰朝中大臣许久的边境问题就这么在赵云的威慑力之下解决了。

当赵云大战傅采林的结果传到突厥的时候,突厥已经在石之轩的策划下分裂成东西两部了,这件事之所以可以办成完全是因为石之轩找到了突厥最大的弱点——继承制,上一任可汗乃是这一任可汗的哥哥,由于之前多任可汗都是兄终弟及,到上一任可汗临死前,原本他的功劳很大,完全可以传承给自己的儿子,但他却没有,而是按照惯例传位给了现任可汗,这导致现任可汗很感激多次表示要将可汗之位传给上一任可汗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大罗便,这让他自己的儿子——庵罗很是不满,突厥中的很多贵族也都反对,因为上一任可汗的妻子也就是大罗便的母亲身份卑贱,并不是贵族,而现任可汗的妻子反而出身高贵,这就导致了现如今突厥中出现了两股势力,大罗便在现任可汗的支持下发展出很多支持者,而庵罗则被突厥中的很多贵族支持着,双方因为现任可汗的压制还很克制,但这矛盾将随着现任可汗的死去而爆发出来。

现在石之轩要做的就是找机会除掉现任可汗,不过突厥中高手不少,所以最好一击即中,不然失败一次后面就更难了,突厥可是有三大宗师之一的武尊毕玄镇守,现在毕玄单独在外修行,如果听闻突厥可汗被刺,那他有可能会回王庭坐镇。

原著中的石之轩就是因为有这些顾忌,加上单枪匹马没有帮手,所以才花了数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一次机会将现任可汗刺杀成功,如今石之轩有西厂的协助,在一个夜晚,雨化田召唤出无数鬼影兵团于王庭中,一开始刺杀,直到被发现之后改为明杀,四处放火,引发混乱,待引得王帐附近的高手四散救援,待王帐附近高手所剩不多的时候,身为补天阁阁主的石之轩出手了,补天阁乃魔门中的刺客传承,讲究“补天之不足”,身为阁主的石之轩就是魔门之中的第一刺客,由其出马自然马到功成,甚至在王帐之外的人都没有丝毫察觉,直至大乱平息,众人回到王帐向大汗汇报时没有得到回答才惊觉不对,但已经晚了,突厥可汗已经死于王帐之内。

接下来石之轩直接推波助澜,利用西厂的暗探在突厥两方势力之中挑起事端,原本双方高层还打算克制,不想因为双方冲突导致突厥王庭实力大减,要知道突厥与中原王朝不同,突厥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中小部落围绕着王庭组成的,王庭实力强大,中小部落对王庭自然言听计从,王庭实力一旦削弱,那就不要怪这些中小部落阳奉阴违了。

经过西厂暗探的挑拨,双方爆发了一场总人数高达十余万的冲突,在两方高层派来劝导的头目不断死于冲突之中,这场大战的总人数终于突破了三十万人,两方高层再也控制不了,随之加入了这场大战,据战后统计,此次大战死伤高达十万,但影响更大的是双方高层从暗斗改为了明争,双方的冲突已经摆在了明面上,之后石之轩和雨化田的任务就只需掌控局面,确保双方实力均等,一方不至于被另一方消灭。

过了几月,突厥终于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武尊毕玄知道后也已经无力回天,哪怕后来听闻大隋出了一个大宗师级别的悍将,双方因为如此血仇也已经再也没办法一致对外了,反而需要争相拉拢大隋以免大隋偏向对方,至此,强弱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