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知道弟弟昨夜出去巡逻,睡的晚,早上也没叫他。
快到半晌时,才见弟弟起了床,红着耳根,抱着自己的衣服去洗。
一大早起来就去洗衣服,这还是首次,看着弟弟窘迫的样子,杨氏微微觉察出了什么。
这孩子,真正的长大了啊,该娶媳妇了。
钟婆婆那边也不知怎么样了。
钟婆婆果然没闲着,没过两日便领来同村的一对母女过来,说是来向胡大牛请教如何种庄稼的。
那姑娘名叫孙秀芝,虽说不上很美,不过五官端正,身量苗条,整个人看着还比较清爽。
胡大牛给母女俩讲解种田方法时,杨氏把杨明也叫了过来,钟婆婆抓住时机,把两人介绍给了彼此。M.
孙秀芝看杨明的时候一脸娇羞,嘴角的笑意都没消失过,看样子对杨明满意至极。
可杨明全程都没正眼看她一眼,敷衍地点了点头,就推辞说要出去巡逻,转身就朝马厩走去。
孙秀芝见状,眼眶瞬间红了起来。
钟婆婆和杨氏对视一眼,立即打圆场道:“这小子昨夜为了巡逻,一宿没睡觉,估计这会脑子还是迷糊的,等他休息两日,我和他姐会好好说道说道。”
“那就有劳钟婆婆和杨娘子了”,孙母讨好地笑道。
她对这门亲事特别满意,虽说他们刚搬来红树村,可都知道,杨明在陆里正家深得重用,要是能把闺女嫁给他,那他们和里正家的关系会迅速拉近,以后不愁没有好日子了。
她闺女勤快能干,在村里求娶的人也不少,可闺女都不喜欢,一问,才知闺女早喜欢上了杨明这小子。
杨明在村里的一群后生中,的确比较出众,闺女喜欢他,没错。他们做爹娘的也很支持。
没想到,红树村大名鼎鼎的钟婆婆,也觉得他家闺女和杨明很相配,竟然主动到她家提起了相看的事。
在钟婆婆的引荐下,母女俩这才借着学种田的名义,来到了胡大牛家。
不过,杨明似乎对她闺女完全没那方面意思,孙母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听了钟婆婆和杨氏的话,她才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杨明虽然没了爹娘,可还有长姐,婚姻大事,长姐说了算。
看杨氏的态度,对自家闺女还算比较满意的。
待杨明回来,杨氏迫不及待地问了他对孙秀芝的感觉。
杨明看着他姐,郑重道:“姐,我对你说过,我对娶妻不感兴趣,现在根本不想成亲,你若真的关心我,就不要再让人随便上门了。不然,我就出家做和尚,我说到做到。”
杨氏自然知道弟弟的倔脾气,她看着弟弟,无奈道:“你已经十六了,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咱们杨家就你一个独苗,你得传宗接代,而且,一个人终究是要成亲的,有媳妇暖炕,有孩子绕膝,锅里有热饭热菜,这难道不好吗?总比一个人孤零零地好。”
“我喜欢一个人,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我宁愿孤零零一个人,而且,一个人,锅里依然有热饭热菜”,杨明沉声道。M.
杨氏一喜,“这么说,你……你有喜欢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