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收割小麦(2 / 2)

御王如此慷慨,白笙也不能白占便宜。

御王打算把这些赋税粮,以及季承和写出来的两本沙漠农事书一起呈交给宫里的老头子。

今年秋天开始,他要在边州境内,全面铺开挖井,治沙,种树,种庄稼事项,季承和的农事书,他已经派人抄了几十本,老头子看后,他便全面推广。

虽说边州是他的封地,但也是皇上的国土,边州要发展,朝廷理应在经济上给予支持。

不然,他掏钱发展穷地,而那帮老家伙只会坐享其成,他又不傻,当然不干。

多多少少朝廷也要出一笔经费。

另外,季承和此人他也要重用。

边州州牧有待考察,暂时还不能下定论,收不收他做自己人。但是,踏沙郡的县令一职就很适合季承和。

季承和做了县令,就让踏沙郡率先示范,只要踏沙郡成功了,整个边州就不在话下。

此番,御王还打算把他收集到的有关郭县令的所有黑料一并呈递给老头子。

虽然郭县令的官职太小,他的罪证或许老头子不屑一看,但是御王要除掉他,也必须有理有据,现在老头子那里最好铺垫。

不能落下把柄,让朝中那些嘴贱的臣子有机会去参他。

他自然不怕他们嘴贱,更不怕他们参。可他的母妃还在后宫,若是参他的人多了,母妃的日子必然不好过。

一年没见母妃了,不知她在宫中过得怎么样。

种庄稼和种树暂停,白笙家的工作重点转向养护已经成活的树木,堆肥积肥,修化粪池,保养田地,开荒拓地,储备种植用的干稻草、土壤等等。

其中储备种植用的干稻草由白笙负责,她联系的稻草商,每次都是半夜送货,从未露面。

日子久了,家里人也都习惯了。反正种田有稻草用就行了,别的他们根本不会去深究。

而土壤也是,蓄土池子里永远都是满的,种田的人只当是大爷和大娘子派人准时补上的,至于土壤的来源,没人去多想。

总之,家里的工作总路线就是保护好已经种下的,准备好将要用的。

除了忙自家的活,陆野还分了一批种植高手去教红树坡村民们种地。

种地所需要的部分材料,可以向陆野家购买,目前虽然不能种,但是先把技术学到手,再准备好化粪池,秋天到了可以立即着手。

当初建村的时候,每家每户按照每人五亩地的标准划分了沙地,办了地契。这些沙地都必须要村民们自己去耕作种植。如果五年内不种任何东西,五年后,沙地充公。

田地的活轻松很多,赵大壮又带领建筑队开始在水井南面两三百米的地方修建一个大型客栈。

矿窑被御王接手后,大沙坑那里的石头可以任由白笙们使用,红树村村民们自建民房,都可以自己去取用。。

再过些日子,陆野和白笙要去一趟京都,这段时间加大对庄稼和树木的施肥和灵泉水的浇灌。

希望树苗能长得着茁壮一些,挨过夏季高温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