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猫头突兀鼠穿篱(2 / 2)

计西东 木心道士 1878 字 2022-10-12

晁补一听奇道:“贤侄还有如此手段,能令宋大人首肯,那可是难能可贵啊!不妨说来听听。”

苏烨羞赧:“也没有什么,宋大人谬赞了,只是在下的鼻子比较灵,循着凶犯留下的香气追查到而已,没有这个,宋大人也能很快查到的。”

晁补点点头,此时,雷捕头匆匆赶到,喘着大气说:“见过晁大人,宋大人与苏师爷,已经查过那人消息,此人姓李名达,原住响水村,家中有父母,为这中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去年秋季因收粮税与刘老三发生过争执,后来还打伤过一名收税的攒子,为逃避追捕逃到外地,今年入秋才偷偷潜回,回来后发现全家早在去年腊月因饥寒交迫死去,因此迁怒于刘老三,实施报复杀了他全家。看来,此案子就清楚了。”

听完雷捕头的话,晁补先是一声叹息:“唉,都是可怜之人呐,李达此人可恨复可怜,刘老三全家可真是可怜,如此惨事发生本县,真令本官寝食难安啊!也不知是怎么了,这样的事情本官听说到的越来越多,上个月就有听到邻县也有这样全家饿死的惨事,县里的流民也越聚越多,外面的盗贼也更加猖狂,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听完晁补的话,众人都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宋驰打破沉闷:“晁大人,下官以为,此事与大人毫无干系,您切勿过于自责,县内的治安正是下官职责所在,下官会与雷捕头一起隶清治内乱象,请晁大人放心!下官这就先行将此案归案,再斟酌出治乱策略,请晁大人批评执行为要。”

晁补挥挥手:“如此有劳宋大人与雷捕头,先去忙吧,本官也要撰写奏章告知朝廷提前做好防范,以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晁补坐于圈椅上双眼微闭,神色疲惫,苏烨正欲开口劝解几句,外面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苏烨看去,却是主薄霍起与另一人边说着“秋闱”什么的一边就进来,晁补问:“两位大人联袂而来,所为何事啊?”

霍起面有喜色:“大人啊,今年可是秋闱之年啊,本县今年形势不错啊,刚才教谕与下官正在谈论此事,想着此事干系本县声誉,故此要请知县大人来定夺,刘教谕,你就详细说说吧。”

刘教谕抱拳道:“下官见过知县大人,今年正是三年一次的秋闱大试,往年秋闱本县士子少有斩获,今年大有不同,看来是本县自从知县大人来了之后,文脉复苏,士子考取功名有望啊!去年院试的案首沈阔文才出众,那可是您亲自选拔出来的呢,还有几名士子也颇有文名。”

“哦,那个沈阔本官倒是有些印象,年纪轻轻,经义已经得窥门道,诗文意境颇深,前途无量啊。不过本县文脉振兴,可不是本官之功,那是教谕、主薄与各学子深受圣人教化的结果啊,此事果然可喜!”

刘教谕眉飞色舞:“下官因此想,在本县召开赏菊大会,一来为这些应试的士子们壮行,二来可以宣扬本县的文治之德,明日正是黄道吉日,正宜召开盛会,霍主薄建议得请知县大人来主持方显郑重其事,故此,下官这就来邀请知县大驾了。”

“如此说来,倒也很有必要,如今世面有些不安,本县举办一些这样的盛会,也可化解些戾气,多些详和。”晁补转头向苏烨:“此位乃本县新请的顾师爷,刘教谕你多与顾师爷亲近亲近,明日顾师爷也会到场。”

苏烨虽然不喜这刘教谕一脸谄媚,可是初来乍到,再说晁补邀请自己参加,自己也想看看这边远小城的诗文盛会有怎样的风光,当下答应了。

晁补与主薄等人聊了几句就各自散了,晁补唤了一名衙役陪苏烨去城西小院。苏烨也没有什么行李,与晁知县告辞后就拎着那包中药一路往城西而去。

到了小院,苏烨看到院内的物品虽然有些陈旧,但还算整洁,显然是晁知县已经命人打扫过小院,苏烨看到院内还有几丛修竹并几朵秋菊,十分满意,便数了几钱碎银子给带路的衙役,让他去买些酒喝,那衙役受宠若惊,千恩万谢地走了。

苏烨关了院门,走入卧室,打开窗,看着眼前在风中摇曳的几杆修竹,感觉总算是安顿下来,虽然今日一天忙忙碌碌,不得空闲,可是比起过去的悠闲自得,这样的忙碌似乎也很些收获,自己的内心似乎也并不十分拒绝这样的生活。

苏烨呆呆地想了一会,刚想坐下休息一会,看到桌上放的那包中药,猛然想起云佩还不知去向呢!

此时外面传来一声猫叫声,苏烨抬头一看,一只黑猫正旁若无人地在小院的围墙上漫步,姿态优雅,当苏烨看过去的时候,那猫只是懒懒地伸展一下肢体,看也不看苏烨,这正是在福田院看到过的那只黑猫!

苏烨心中一动,若有所感,正听到外面传来了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