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关陇勋贵(2 / 2)

又是一日清晨,东方霞光万丈,驱散了朦胧的薄雾,还有那一丝丝的寒意。

随着几声钟响,长安城东西南北,十几个大门缓缓打开。

北城的守门士卒们,刚想像往日一般,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却猛然停住了,今天北门的气氛,怎么有点不对啊?

一辆辆平时并不多见的华丽马车,通过城门,疾驰而出,风吹过车帘,隐隐看见车内坐着羞涩、紧张的大家闺秀;

一匹匹或高大或迅捷的马,载着一个个华服的青年人、少年郎,如风一般旋过城门,留下一道道呼啸的背影。

几个年轻的监门卫士卒有些看不惯了,在拥挤的城门纵马,以为长安城是你们家呀,蠢蠢欲动就想拦下这些人。然而他们身形刚一晃动,就被周围有经验的老同僚们赶紧拦住,

“干啥?”

“傻呀你,没看见那些马鞍上都带着标志的吗?”

“啥标志?”,懵懂的小年轻们还不懂社会的险恶。

“都是勋贵家的子弟,我们躲开点”,老同僚们一个个叹息摇头,“这偌大的长安城,确实是他们家的。”

“……”

出长安,不足三十里,就是涛涛渭河,沿着渭河两岸,勤劳的关中百姓们,开辟出一片片广大的农田,养活了关中近两百万的人口,外加一座长安城。

只不过这些最肥沃的土地,起码有六成,是长安城的那些大人物的,剩下的四成,才是那些富商和普通百姓的。

渭河边,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小庄园。

“愔弟,这就是你说的拍卖会啊?”李承乾骑着一匹青鬓马,一脸好奇的左右打量,有侍卫拉着马缓缓前行,周围足足两百人的武士随行警戒。

李愔也罕见的没坐马车,也骑着一匹两岁口龄的白马,杨榆亲自牵着,李愔身子前后微微摆幅,懒洋洋的回话:

“对呀,大哥你是不懂,”李愔撇撇嘴,抱怨道:

“我这么老实的人,就想卖点东西,换点钱花花,那群该死的奸商竟敢压价三成。就这,还是看在我是皇孙的面子上。”

“那怪阿爷和那些老师,总说要重农抑商”,李承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即又问道:

“你说的九家联合商会是怎么回事?”

李愔摆摆手,满不在意的说道:“九家商人一起开的小商会,他们怕被人欺负,就请我也入了一分股,打着我的旗号,罩着他们做生意。”

真是这样吗?当然不可能啦,李愔怎么可能随便让人打他的旗号,除非对方给的足够多……至于这九家联合商会嘛,是这么分的:

李愔一家、李愔一家、李愔一家……李愔一家,总共九家,然后李愔投了一分股,总共十分股,很公平的,他李愔从不欺负其他合作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