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叫一声老师听听(2 / 2)

哪个会讲人-伦道德?你去管呀。你怎么不管?”

“西边的身毒(印度),东边的倭人,南边的热带野人,也不讲人-伦道德,

你这腐儒怎么不去管?”

“就算是大唐境内,三代血缘以内,表兄妹互嫁通婚,生出的畸形孩童数量,远超他人百倍。

你怎么视而不见,不去讲人-伦道德?”

什么?

李愔还想接着再说,谁料魏征脸色大变。

“咚”,魏征直接一拍桌子,身体前倾,脸色凝重,厉声喝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此时魏征之前的怒气怒火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他之前的发火,都是假装的一样。

等等,假装的?

李愔突然意识到什么,魏征这老头,刚才是在假装发火??

难道你这长的浓眉大眼的家伙,竟然在骗本殿下?

“没、没说什么”,李愔讪讪一笑,觉得事情不妙,决定先走为上。

可魏征直接挡在李愔的身前,他一把拉住李愔的衣襟,用一种严肃的语气问道:

“你刚才说,三代血缘以内通婚,生下来的畸形孩童,是其他人的百倍?可有依据?”

原来你问的是这个啊,李愔松了一口气。

随后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那是当然,至于依据啊,你派人出去调查,立刻就能得到依据”。

调查?

魏征眉头紧皱,想了想,放下李愔,大步走到门口,喊道:

“来人”。

……

片刻后,魏征大儿子骑马奔出门外,朝城外的南衙十二卫的驻军方向奔去。

而魏征,再次回到书房,坐在桌后,平静的看向李愔,似乎在说:

既然被你看出来了,那我也不装了。

李愔心中呜咽一声:

完了,看来魏征这老头刚才确是在假装发火。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没天理啊。

本想到长孙无忌是老狐狸,没想到你也是个深藏不露的老狐狸。

“那啥,老师,若是我所说的属实”,李愔小心翼翼的问道:

“那我老爹那件事,您是不是就不上谏了?”

魏征似笑非笑的上下打量着李愔。

“印书、赚钱、军事、诗词、生育、造福百姓,

你年仅六岁,怎么会有这么多秘法藏着?”

李愔张张嘴,想狡辩,额,想解释,却不知怎么说,最后闭口不言。

最后尝试说道:

“那您对哪项感兴趣?我们交换一下?”

“换取老夫不在上谏谴责你父亲?”魏征问。

“对”。

“老夫都有兴趣,但老夫都不愿意换。”

魏征的回答打碎了李愔最后一点希望,看了,魏征是一定要上书谴责自家老爹了。

也就是说,魏征一定会恼羞成怒老爹杀掉了。

而自己的任务,一定也完不成了?

想到最终结果,李愔心中仿佛彻底放下了什么重担。

算了,认命了,看开了。

虽然被魏征这个便宜老师牵连,可到了最后,老爹总不会打死自己吧?

李愔后退两步,恭恭敬敬的下跪,连磕三个头。

“什么意思?”魏征皱眉问道。

“老师”,李愔用自己最诚恳的声音说道:

“师生一场,给您磕三个头,算是提前给您送行了”。

李愔轻叹一口气,平静的说道:

“作为您的学生,虽然明知道您一定会上书谴责我父亲,明知道您不会改变主意。

可学生我还是想最后劝您一句:将那份奏折烧掉吧。”

李愔拍拍衣服,准备出门叫上杨榆,重新搬上东西回宫。

——————————————————

“行”,

就在李愔转身离开时,身后传来魏征的声音。

什么?李愔觉得自己没听清,又或者听见了幻听。

他扭头向身后疑惑的看去。

只见魏征拿起桌上的那份要杀头的奏折,有拿出火折,直接点了起来。

奏折很快就化为一团火焰,张牙舞爪,最后不甘的变成一堆灰烬。

“你看”,魏征对着李愔一摊手,微笑着说道:

“老夫把这奏折给烧了”。

氛围再次陷入了沉默,李愔看了看地上的灰烬,视线上移,直到与魏征四目相对。

好半晌,李愔才说话了:“为什么?”

为什么他李愔刚才劝了老半天,想尽了办法,您老都一定要冒死上谏。

可如今他李愔自己都放弃劝说了,您老反倒将那份奏折烧了,不上书了?

为什么?

“从你踏入老夫的书房,就一直嚷嚷着要和老夫交换条件。

把自己当成外人,站在同等的高度跟老夫对话谈条件。

老夫,不喜欢。

你是老夫的学生,老夫是你的老师;

可你始终没有以学生的身份,劝说老师不要上谏。

直到最后,你才这么做。

既然你这个学生都诚心实意的劝说了,那么老夫作为老师,

烧掉奏折不再上谏,又有何妨??”

魏征一脸笑意的说完长长的一段话,然后看着李愔呆呆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玩我呢??

李愔扭了扭僵硬的脖子,艰难的说道:

“您老不是脾气倔强,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吗?”

魏征微微颔首:“若是学生真心相劝。老师又岂会不听啊。”

李愔也笑了,再次问道:

“老师,您不是说,我爹做的事有违人-伦道德吗?”

“于国无害,于百姓无害,于江山社稷无害”,魏征笑道:

“劝与不劝皆可,老夫又不是那些脑子不开窍的腐儒,岂会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去舍命上谏?”

“这就是老师给你上的第二课:不要把老师当成外人。”

李愔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他重新摆正自己的身子,心悦诚服的向前拱手、深深弯腰,嘴里轻轻说道:

“老师,学生李愔,有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