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我们走进了转山路,转山的路可不是什么柏油路,而是木栈道,看起来有一定的年代了,栈道不宽最多并排走2-3人,两边的植物很多,有很多的松萝,松萝是金丝猴越冬的“储备粮”,这里曾经有很多猴子吧,现在是看不到了。转山一定要顺时针右转,左转被认为不吉利,如果你看到转山时有人被藏族老乡呵斥,那很可能是他转错了方向。
我们沿着木栈道一直走,在树木不太茂密的地方望去,有很多的经幡在随风舞动。在英语课上的时候英语老师曾提问过“windhorse”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经幡,但是汉译过来是风马,其实windhorse说的是风马旗,但是大家都叫经幡,也就笼统的叫经幡了。经幡上印有经文、佛像或者吉祥物图案,颜色有蓝、白、红、黄、绿色。白色象征白云和纯洁善良,红色象征火焰和刚猛兴旺,绿色象征绿水和阴柔平和,黄色象征土地和仁慈博才,蓝色象征天空和勇敢机智。经幡的排列顺序也是固定不变的。在藏族老乡心中,经幡表示他们对神灵的虔诚敬仰,经幡随风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就跟转经轮一样,给自己积攒了一次功德。
我们继续走着,在路边看到了路边的‘xz葬俗’里面写着“人,总有生命终结的一天,但对生命终结的诠释却不尽相同。终结,对众多人来说是一件恐怖、畏惧的事,但对藏族却不相同。在青藏高原,死亡并不代表生命的终结,而是喻示着新生命的开始”。看完后对xz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后我们继续着转山,听说比日神山上有一个古天葬台,我们很想看看天葬台,但是找寻很久也没发现。后来我们看到了一直丧葬队伍,我们便跟着一起走,心想应该可以看到天葬台了,说来也奇怪,我们走到一处树木有点过于茂密的栈道处,那支队伍就看不到了。但是这条栈道我们也没走过,回去的路也找不到,小亮这时候还拿出手机拍照,我急忙拉下了他,但是他还是拍了照,看着照片里有着若有若无的人影,让我们背脊发冷,感觉周边的温度都非常低。我们两人有些手足无措,但是一直在这也不行,于是我俩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这是从栈道身处走来了一位阿佳,看到我们俩人诚惶诚恐的样子,便笑了起来,说到:“你们是来转山的吧,这条路不对,你们跟我走吧。”于是我们便跟在阿佳的后边,大概走了20分钟的样子,阿佳说:“从这个小路下去你们就看到路了。”这是一条崎岖的石头土路,需要小心翼翼的踩着石块往下走,但是不是很长,走下去后我们发现到了唐城寺,在我们想感谢阿佳的时候,她已经不见了人影。
我跟小亮也没多待,在寺庙里参拜了一下后就下山了。回到学校,小亮翻开手机相册,发现照片非常的模糊,感觉就是拍了一片雾。我们把上山的经历跟猴哥他们讲,他们都感觉我们在胡扯。可也就我和小亮对此心里清楚,于是我们相约一起去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去参拜,不过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