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姜福全把第一支生产出来的后膛枪呈给杨煜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了。此枪全长一百一十公分,枪管长六十公分,管内径八毫米。这些是杨煜要求的尺寸,他取整数的原因是为了以后方便批量生产。整枪最难制作的部位是枪管和弹仓,枪管先前已经制好,一个小小的弹仓就让姜福全和他的三个儿子在廖先能的帮助下尝试了多次才达到了现在的效果,毕竟设备太落后了,也幸得廖先能精通机关,这才加快了速度。
杨煜试了几次空枪,感觉扣板机的撞击力还好,又端起枪把枪托压在肩上试试瞄准,试试后座力,感觉说不上什么好,也说不上什么不好,毕竟他力气太大,这么点后座力对他没影响。还有枪膛的闭气性能好不好,这个就要装弹试验。
子弹的弹壳已经用台式冲床经过拉伸模具冲压出来,送去火药坊装填了。
火药坊还没完全建好,不过有三两间房给王大有用就行。王大有是个研究狂人,现在有那么多的原料给他尝试,他哪里还肯浪费时间,习惯性的处于孜孜不倦的状态中。他的妻女在数天前被接来,是杨煜让梁记送去两担米和两匹布给她娘家,还说了不少好话,女人一听她丈夫竟然有如此机遇,哪里还敢怠慢,抱着女儿跟梁记的车队到来。王大有看见妻女到来心里更加踏实,心无旁骛的给子弹配药。发射药难不到他,关键是火冒的药,他曾经鼓捣出来性子很烈的火药,但太烈了也不行,装配太危险。杨煜让他加些观音土进去试试,试验后火药果然性稳许多。现在底火装置就是用这种加了观音土的烈性火药。
杨煜让王大有带上子弹,和姜氏兄弟,廖先能一行五人来到民团训练场试枪。
杨煜让一众队员暂停训练在一旁观看,让三哥杨海在训练场的靠山坡处立一靶子,准备试枪。由于是第一次试枪,安全性不清楚,杨煜人把枪固定在一个木架上对准靶子,装上子弹后,用一根细绳子轻轻一拉板机,只听“砰”的一声,枪管喷出一小团火焰,弹头就击中了靶子,铜弹壳从弹仓中弹出,还散出了一团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