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恋----书香(2 / 2)

走过加减法 望晚zdy 1515 字 2022-10-01

经过一号楼的安检后便可在各栋楼之间自由行动,只要不发出大的动静、影响其他人即可。有一段时间没来,似乎有点陌生,找到大堂中间的图书馆平面布置图细看会儿,再看上关于近期讲座、活动的安排,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再走楼梯往上各层去寻找座位。

虽没有抱希望可以寻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但已经到了第三层还是没发现一个空位,便又回到二楼去寻找想要看的书籍。因为已经有些日子除了购买的书籍,没有其他可翻阅的,这次出门便没带自己的书,想着若能寻到一本中意的书,在这看不完还可以办理借书带回去也挺好。这一层的书籍有杂志期刊、社会人文、语言学习,在社会人文类别找到一本书,在杂志期刊处又看上一本,没有任何纠结,杂志期刊就在馆里翻阅,书则办理手续后慢慢读来。

这是一本专门刊登短篇小说的杂志,里面的各个故事虽短,却很贴近现实,尤其是讲社会基层和农村社会现象的故事让人能感受到作者有过亲身经历或者深入其中真切去感受了。坐在角落拐角处的台阶,身心沉浸在一个个故事中,遇到那么一两个自己很熟悉的情景,心底里即惊又喜,原来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就是普生大众都有的,并没有什么特别。

毕竟已经入秋,坐在台阶上个把小时身体能感受到由下而上的凉意,站起身透过窗玻璃能看到楼下正中央的绿化坛,几株叫不出名的红黄相间的花有点焉哒哒的状态似乎跟这儿的情景有点不协调,但又显得挺自然。

思绪还停留在刚刚看过的故事里,猛然间想起一位朋友曾经说想要将自己生活所看到的、经历的事都写成故事,在背包里找到手机给对方发过去一条信息:“想看你写的故事,不知进展到哪一步了呢。”

晓登是位文学爱好者,大学时却没有选择相应的专业,而是进入了国际贸易,她说希望这个专业可以带自己去看这个世界。两人是一年前在这座图书馆相识的,都是独自前来,偶尔想要离开座位上趟洗手间也需将重要物品随身携带总有些不方便、麻烦,那一次,两人的位置面对面,晓登轻轻地跟清然招呼想要她帮自己看一下东西,素不相识的两人在那一刻不知为啥就对对方产生了信任感。

这一年时间,她俩总共才见了4次,且都是在图书馆,只有春节后那一次一起在图书馆的餐厅吃了顿饭。在这座城市,两人的住宿地相隔甚远,平常又各自忙碌,只能偶尔发条信息聊聊。清然不喜欢发微信朋友圈,晓登不同,朋友圈的内容丰富多彩,她个人的也每周都会有更新,公众号的文章都是她原创,有记录日常生活,有出差顺便给自己安排的一次简单旅行,有读书感悟……通过这些,就像看到她阳光灿烂的脸庞。

清然背着双肩包在书架间轻轻地走,遇到引起好奇心的书名便拿起翻阅,若感兴趣则放进包里准备借回去阅读。

书大都是比较陈旧的了,泛黄的书叶记录每一位曾经翻阅过它的人,走在这儿,无论多么烦躁的心都能静下来。行走,脚步轻轻,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细细品味,一缕缕带着书香味儿的气流潜入身体,似要着迷、沉沦在这不想离开。

“还没开始呢,不知从何处着手,又感觉素材不够,自己的能力也欠缺……哎,就是怕开始后不知道如何继续而中断,还是先好好修炼自身。”感觉到手机在裤兜里轻轻震动了下,拿出来就看到晓登回复的信息,莞尔一笑,将手机揣进裤兜继续让身体与思绪沉沦在这个舒服的环境里。

如刚刚清然找个合适的地方席地而坐看书的人随处可见,这类基本没有学生跟老人,他们随意找一本书浅浅的读来,只当是打发难得的休息时间,学生与老人是都有座位的。木制的椅子、桌子,油漆也是原木色,每张桌子都有一个固定的电源可供手机充电、接电脑电源。稍走近点,能听得见学生们做作业或者笔记时笔与纸张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看得清老人头上的白发,无论属于哪一类,都是精神抖擞的。

曾经想过如果有固定的住所,必得给自己安排一个专门用来看书的角落,不必很大,只要能不被打扰就好;曾经想过如果有固定的住所,必得有一个书架用来摆放自己喜爱的书籍,不必漂亮,只要稳固牢靠就好……只是简单的喜欢能每天闻到书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