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王道(2 / 2)

太白三子 人猫同笼 1258 字 2022-09-30

李梦尘接着说道:“有人说,张良是初位【变化型】,萧何是初位【精控型】。还有人说,最初修炼变化和精控的方法,是从西域传来的。其实都只是传说而已,年代久远,无从可证。但唯一能肯定的是,【王道三气型】的历史确实远远比【变化型】、【精控型】要久远得多,其中又以【强体型】最古老,这个是事实。”

“师傅,那你自己是怎么看【王道三气型】的。”红娜问道。

“变化功法,我也会用,比如【雾气场】就属水行变化与真气外放的结合。偶尔能出奇制胜,但终究只是奇技淫巧、旁门左道,非君子之术,作为辅助只用尚可,万不可过分依赖,胜负本质上还是取决于速度、力量、耐力的差距。重要程度排序为,单挑速力耐,打仗耐力速。而速度、力量由【内力】决定,耐力由【气量】决定。”

古梓琪听后感觉自己被针对了,语气激动了些:“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是我想依赖,关键是我只会这一招。没想到这些名门正派还有【气型】鄙视链。”

“鄙视链?还挺形象的。”李梦尘赞赏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强体型】,鄙视【附物型】与【外放型】,鄙视金行与火行【变化型】,鄙视水行与木行【变化型】,鄙视土行【变化型】,鄙视【精控型】。”

红娜听见自己的【精控型】在鄙视链的最末端,料定是这套所谓鄙视链出了问题,她提出其中的荒谬:“等等,为什么同样是【变化型】,五行之间竟然还会还分了三层?”

“这个很难用嘴解释得透彻,你以后碰到用五行变化的练气之人自然就懂了。”

“师傅,我有一个疑问,气型不是一个人的天生的吗,是一种天赋,为什么会在不同时代才出现。”红娜道。

“问你一个问题,在仓颉造字之前的人,存不存在书法天才?”

“存在,只是那时候根本没有字,出现了这个书法天才也相当于不存在。”

“没错,相对的,在人们以为真气用来可以强化的时候,人根本没办法分辨自己的气型。哪怕那时候存在【附物型】的天才,也会被当做【强体型】来看待,不对,甚至连【强体型】这个字眼也不会有的。直到人们发现真气的另一种用途,附着武器,才会出现【强体型】与【附物型】之分。在中原武林,特别是名门大派,属于【王道三气型】的弟子,相比会更正统一些。”

红娜感慨道:“说不定未来还会发现新的【气型】。”

红娜举手伸个懒腰,问古梓琪:“你听说过吗?”

与李梦尘至今内心都还是半信半疑相比,红娜似乎十分轻易地就接受了古梓琪是从未来至此的设定,也许她就是愿意去相信神与神迹的人。

“我在未来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气型】。”古梓琪回答道。

“这么奇怪吗?可能是你以前孤陋寡闻。”

古梓琪回忆道:“未来里,只有虚构的武侠小说里有内力,但也不会分【气型】。有炎黄二帝的传说,但也没有这样的版本。也许是信息在千年的口口相传中逐渐发生了偏差。”

古梓琪总是思疑他穿越到的这个“唐朝”与历史书中的“唐朝”总有一些若隐若现的差距,诡异的疏离感与既视感时常交替出现。但细究之下,又无法准确说上来差距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