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本黯淡无光的日子,可算有了奔头了。
事实上,不只是卢家兄弟如此,附近的人家,基本每家都有子女前去学习雕刻了。
反正附近良田少,石头多,要想学习雕刻,只要去抱一块石头回家,自己闷在屋子里雕刻就行了,即便做不了大师傅,多少都能混口饭吃。
因这些人有多余的余钱买粮食,他们单薄的身子骨,也渐渐的变得强壮起来,众人的日子,便也越过越好了。
在让众人去学雕刻的最初,木头县是不愿意的。
他们村子的林子多,附近又有一些瘦田和山地,虽然也穷苦,但是日子肯定比石头村来得好。
而现在,眼看着正是春天播种的时候,谁耐烦花时间去学什么雕刻?这要是耽误了播种,那可就不好了。
也因此,木头县前去学雕刻的人,并没什么人。
不过,等一个月以后,当他们发现石头县整个县城都靠着雕刻暴富以后,木头县的人,一下就傻眼了。
这,这,好像雕刻真的很赚钱?
他们有在石头县的亲戚,于是,便托人打探底细。
其中,卢大石的姑姑就嫁到了木头县。
等回家打探消息,这才知道原本穷困的娘家,现在竟一下富裕起来了。
在知道大侄儿一个月就能赚三两银子,可把卢姑姑给羡慕坏了。
那一年下来,可得赚到三十六两银子啊。
而这么多银子,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听说,卢大石的雕刻景观,下个月就要给涨价。
卢姑姑简直不敢相信能赚多少钱。
这,这,这要早知道雕刻这么赚钱,她说啥,也要让她的儿子们去县衙学习啊。
可惜现在说啥都晚了。
鲁能大师,最近已经在闭关了。
听说要雕刻一件作品,用来作为陛下的生辰礼,这可是要进献到皇宫的,得多有排面啊?
总之,卢姑姑肠子都悔青了。
等回到木头县,面对男人的询问,卢姑姑只能把娘家侄子们的收入给大概说了一下。
卢姑姑的夫家姓木,木大头听见这个收入,整个人一脸的震惊,完全不敢相信。
“真,真真的有那么多钱?石头县可是比咱们还贫困啊,咋就有这么多的钱啊?”
“我那大侄子,听说雕刻得特别好,下个月还要涨价呢,他们可以在家雕刻,农活也不会落下,钱也赚到了,这个活计可真是太好了。”
木姑父立即起了心思,道,“要不,让孩儿们跟着他表哥去学习一下?”
卢姑姑苦笑,道,“他们那边只雕刻石头,我们这里,只有木头。”
“那,那,我们去找那些学习木雕的,跟着去学习一下吧。”
“也只能只有试一下了。”
这么赚钱的买卖呢!反正山上木头多,他们努力练练,应该也能赚到钱的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不少人去找了学习过雕刻的人进行了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