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再次闹腾上来,无非就是想向之前那样,想来打秋风。
曲夏芳对这个生母,是根本不待见的。
毕竟这个王氏不是第一次闹腾这种事情了,而她再再次的出嫁,为了她所谓的幸福,可没想过曲夏芳他们姐妹几个人。
曲夏芳让仆从把王氏领进府邸以后,她让仆从舀了一些喂马的粮食,直接给王氏塞满了背篓,就把王氏从后门打发走了。
王氏得了这么一背篓的粮食,虽然不甘心,但是有了这么一些粮食,好歹回去以后饿不死了,也就乐滋滋的走了。
曲夏芳送了王氏这么一些粮食,倒也不是假好心,主要还是曲大弟要说亲事了,她不想有这么一个娘在这里闹腾,闹得最后,影响了曲大弟的婚事。
曲大弟现在跟了军里的军医学习医术,虽然还没有完全出师,因他学习刻苦,又很有天赋,也算是一门不错的营生了。
曲大弟是曲夏芳这一房的长子,肯定要给他娶一个能立得住门面的。
曲夏芳是认识不少内眷的,她看上了一个姑娘,正在托人前去帮曲大弟说亲。
这姑娘是福州知府的嫡次女,容貌长得一般,但是分外的沉稳大气。
福州知府是正经的科举出生,很有才干,治家又严格,内宅除了一个夫人买来的小妾,并没有别的女人,这在古代来说,算是很好的家风了。
曲夏芳便是看上人家的家风,这才请了榆州守将杨录的夫人帮忙前去说亲。
杨夫人的本家杨氏,是福州本地的望族,和福州的知府夫人,关系是很不错的。
结果到了正月十六,杨夫人前来回禀,说是福州知府家里,把这门亲事拒绝了。
曲夏芳愣了一下,原本没怎么在意,但转头,就听说了福州知府这边,之所以拒绝这门亲事,是因为没把曲大弟看上眼,曲家虽说是新贵,但是在不少人眼里,其实并没把曲夏芳一家看在眼里,只觉得其也就走了个大运而已,尤其曲家姐弟父亲早亡故,就更加不吉利了,人家也不见得看得上这样的人家。
其实,也是说知府夫人,要把嫡次女送入皇宫选秀。
曲夏芳听了,只能摇头,打算再给曲大弟继续相看。
结果虽然知府夫人家里的亲事没成,参将杨夫人却忽然上门拜访。
杨夫人道,“县主,我娘家有一表妹,父母虽然早逝,但是表妹家业丰厚,表妹擅长打理家族产业,虽然带了一个弟弟,但是却把家资治理得极好。”
曲夏芳听了这话,不由来了兴趣,道,“不知道夫人的表妹家里是?”
“我表妹姓祝,姑父原也是科考上进士的,只是身子骨弱,一场春寒就去了,姑母惦记姑父,几月以后,也跟着去了,也幸亏表妹能干,不但把持住了家业,还把弟弟照顾好了。”
曲夏芳听了这番话,考虑一下,点头,道,“只要姑娘人品好,别的都不重要。”
杨夫人知道曲夏芳也意动了,便道,“过两日,我家院子的李树和兰花开了,想请县主前来赏花,县主可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