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奶奶听了这话,立即来了精神,道,“这条件听着不错啊,家里小姑子如果都已经出嫁的话,迎春如果嫁过去,那就少了小姑子的麻烦了,家里只有一个独生子的话,老两口的家产肯定都留给迎春了,这门亲事看着不错!不过那小子长得咋样?”
“那小子长得也不错的,比迎春高一个头,最关键是住得近,等以后家里有什么事情,迎春也能过来帮衬。”
“是这个道理,那啥时候相看?”
“我看赶在年前给迎春说一说,如果迎春也乐意,那这门亲事就早些定下来。”
曲三姑当天把一背篓的东西放下以后,也只吃了一顿午饭就回去了,连晚饭也舍不得留,她在家里养了几头猪,得赶着回去给猪做食。
接下来几天,曲奶奶对朱家姐弟越发的好了,家里存着的吃食,她都特别舍得,都拿出来做给朱迎春姐弟吃掉了。
朱迎春说馋鱼了,曲奶奶甚至还花钱去村里找了人买了鱼来,特意给朱迎春烧鱼吃。
等又过了几日,曲三姑还是来接朱迎春了。
朱迎春走的时候,曲奶奶又拉着朱迎春进了屋子,说了良久的提己话,给朱迎春收拾了一大包袱的东西。
朱迎春出门的时候,看向曲夏芳都是挑叛的。
好像在对着曲夏芳说,看,虽然你每日和外祖住在一起,但是外祖还是对我最好,把左右好东西都留给了我。
等朱迎春走了以后,曲夏芳进屋翻了翻,发现她准备过年的熏肉熏鱼鸭等,都没了大半,至于曲奶奶私藏的布料,点心的箱笼,现在也不用上锁了,里面一丁点好东西都没了。
在朱迎春回家后没几日,曲三姑果然回来报了喜讯,说是把朱迎春的婚事定下了,就定给了杜家。
因两个孩子年龄都不小了,两家先定亲,只等着开春以后,就办婚事。
到了两家定亲酒的时候,曲夏芳也去随礼了,跟着曲大姑等人送了差不多的礼:两朵绢花,一匹布,一盒子的点心等。
而另外一边,曲夏芳的烧烤店也开始准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