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钱但凡借出去了,以后只怕难要回来了。
隔日,周老爷派了管家来送地契了。
管家来到曲家村的时候,曲夏芳正在屋子里扫地呢,见了找上门的周管家,忙招呼人进屋。
“曲姑娘,我是周府的管家。”
曲夏芳放下扫帚,客气的道,“周管家请进屋坐。”
周管家也没客气,走进屋子,打量起来。
屋子是一间土墙房子,四面泥巴墙壁,屋内摆着一根长凳,正中央摆着一个陈旧的竹子做的桌子及四根长凳,屋内的东角则堆着一堆青草,想是拿来喂猪的猪食。
这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户人家。
见家里来了客人,一旁的院子里,三个穿得缝缝补补的小男孩都凑过来好奇张望,柴房里烧火的银发老太太探着身子看过来,见是一个陌生男人,担忧孙女吃亏,便又迈着小脚走了过来。
周管家看着一溜烟的孩子和一旁的老人,心里叹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去了,一家子以后的苦日子,只怕还在后头呢。
周管家从怀里掏出地契,递了过去,“曲姑娘,这是你要的土地”
曲夏芳接过地契,出乎她预料,地契写的竟是她的名字。
这周老爷,果然是个玲珑人,在不触犯他利益的时候,总是让人这么的如沐春风。
“地儿是曲家村旁边刘家村的地,刘老爷一家子要进京定居去,恰好要卖地,倒是赶了个巧儿,一共四亩地,外加一片五来亩的山林子,山林子算是看在我们老爷份上送的一个添头。”
“周老爷选的地自是极好的,替我谢过周老爷了。”
曲夏芳这个谢道的是真情实意,如果是她自己,是买不到这么好的地的,更别提添头的五亩山林了,最主要的,因是周老爷的下人前去买的地,附近的人便不敢看她家孤儿寡母好欺负了。
毕竟,在榆城这块地,便是城里的大老爷,也得看周老爷的脸色过日子,周老爷是附近村人眼里的大人物。
“对了,关于令弟做药房学徒和你的族人在酒楼跑堂的事,老爷已令我们打过招呼,你们随时可以过去干活了。”
“那可太感谢周老爷了。”
闻讯赶来的王氏听说大儿子去做药房学徒的事安排好了,更是激动不已,当即捡了一些山货,一定要塞给周管家,周管家推辞不过,只能拿着一些干蘑菇,干竹笋干,干豆角,板栗之类,赶上了回城的马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