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里正也终将因为他的行为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当然,这是后话了。
…
榆州,八月末。
又是一年最让人喜欢的季节,丰收季又来了。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庄稼,生长得更加的茂盛,产量更是翻倍的增长。
在今年的榆州城外,放眼看过去,满地都是金灿灿的庄稼。
通过对肥料的改良和使用,庄稼苗使用的是通过育苗种植下去的健康苗,这些苗子根系发达,更加的耐寒耐旱,这些苗也更加的促芽促枝,再通过对肥料的使用,这些苗就越发的生长得茁壮了。
早在稻谷起穗子的时候,曲夏芳就派了管理农事的官员前去地里查看了,比起往年,今年的稻谷穗子比往年可是产量对了两倍以上啊。
现在到了收割的季节,农人们在查看稻田的时候,就越发的高兴了,人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来。
这些稻谷的穗子颗粒饱满,是和往年那干瘪的穗子相比,完全不同的穗子啊。
为了这次丰收,榆州的书记官特意前去主持了这次的丰收季,农人拿起镰刀,挥洒着汗水,开始在地里埋头苦干。
这活儿虽然累,但是人人脸上却都挂满了笑容。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大丰收啊。
地里的老农提起曲夏芳,没有不称赞的。
“哎哟,县主说的这个育苗和加肥料的法子,可真好使啊,看看咱们的庄稼,今年怕是要比往年多收两倍呢,而税收又只要往年的一半,哎哟喂,今年大家伙都可以大口吃饭了。”
事实上,在对产量进行统计以后,这些统计数据比农人预测的产量还要多一些。
而这样的丰收,自是让人笑得合不拢嘴巴来。
一时,曲夏芳的声望又大了不少。
在榆州外的河道附近,有不少肥沃的土地,在往年,因为异族的骚扰,没有人敢动这些土地。
现在榆州有曲夏芳驻守,得益于神雷的威力,这些土地被一些流民开发,这些地方的税收更低,只要交产量的一成作为税收就行。
这样的土地不是租下乡绅豪族的土地,需要被对方搜刮走大部分。
这些地方土地本来就肥沃,那些居无定所搬迁来榆州的贫民,在这次丰收以后,终于凑合了来年一整年的粮食,算是在榆州彻底安家了。
而不少人家把北方的大米出售出去换粗粮吃,还能为家里赚下三五两银子的积蓄,算是彻底安家在了榆州。
在榆州,商贸就越发的发达了。
大小商人都喜欢往榆州跑,他们带来了榆州需要的布料,刺绣,瓷器等,又从榆州带走糖果,木雕,竹雕,榆州的琉璃,榆州的大米,蔬菜水果,果干,毛皮等。
因外地商人大量的涌入,人们的日子,便也肉眼可见的好过起来。
布料之类昂贵的物资,在榆州的价格也不贵,是人们消耗得起的物资。
而人们手里弄的本地产出,又能卖给商人一个不错的价格。
榆州以肉眼可见,越来越发达了。
有了钱以后,在秋收结束,曲夏芳又开始招人工修路了。
官府出工钱包两顿伙食,农闲的青壮都愿意来干活,谁不愿意手里多几个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