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祐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李世民会突然让他发言,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李世民看着大臣们和李祐都有些懵逼的样子,内心不免有些得意。
哼哼,什么是帝王,帝王就是让你们都猜不出来朕在想什么!
“祐儿,你平日想法就多,新华书屋上百本书籍都是出自你手,就连字典也是在你的主持下诞生,如今你可是咱们大唐有名的才子,诗坛大家,整个朝堂,论对启蒙读物的发言权威,你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伱千万不要有任何负担,大胆将你心中觉得最好的启蒙读物说出来!”
听着李世民的话,李祐越发懵逼。
【什么鬼!听李二的口气就好像笃定咱知道什么!】
【瞧瞧李二看咱的眼神,明明是微笑,为啥咱却感觉头皮发麻、后背生凉呢!】
【看来李二还真是知道些什么啊!】
不光李祐懵,这次连大臣们也懵了,过去他们不少人都喜欢参奏李祐,不过这次他们也是为李祐鸣不平起来!
“陛下,您这对太子要求也太苛刻了吧!”
“就是,就算太子殿下天纵奇才,可也不可能现场给编撰一本启蒙读物啊!”
“古有曹丕要求曹植七步成诗,陛下却是要太子殿下当场编书,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就算太子殿下急中生智,能够编撰一本书籍来,又能成为启蒙读物?”
“这简直是胡闹啊!”
“或许是陛下见太子殿下刚刚睡觉,颇为愤怒,所以想要惩罚一下?”
“若是如此的话,那我站陛下这边!”
“我也支持陛下,太子殿下好是好,就是太懒散了,上朝都敢睡觉,今后继承大统之后,那岂不是要坐在龙椅上睡觉?这怎么能行!”
“也是,全当是给太子殿下的一个深刻教训!”
一时间大臣们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一个個纷纷像是看好戏一样盯着李祐。
“现在外界都在传太子殿下无所无能、无所不会,今天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你这都说轻了,民间都已经将太子殿下神话了,很多人家都给太子立了长生牌位!”
“各地都修建了太子庙,有的是什么救苦救难、消灾灭祸太子神像,有的是什么经商妙手、财神尊者神像....”
“最近还有了个新的,文曲星下凡神像....”
李祐顿感头大,众大臣都看向他,不停的议论着,听到这些话,把他自己都给雷到了。
这个时候也不好意思直接跑掉。
再说了这李世民以及大臣们分明是抱着看自己笑话的心态,自己怎么会让他们如愿!
“父皇,儿臣还真有一个想法!”
李祐出口,整个太极殿立刻安静下来。
投来的目光当中有意外、有疑惑、有怀疑....也有期待!
“哈哈,朕就知道祐儿必定有办法,说吧!”
李世民笑着道。
他之所以当着众臣的面询问李祐,目的就想要李祐亲口说出来!
他很不理解,李祐明明肚子里有货,为啥不愿意说出来!
既然是要培养李祐为大唐未来的继承人,那就得让李祐有足够的威望,多给李祐表现的机会!
这个时候,他可不会管李祐愿不愿意。
当然主要还有这段时间他在大臣们面前装逼装得有些多了,想要休息一下,让李祐出来吸引一下众大臣的目光。
李祐并不知道这些,要是知道的话,他估计会直接逃离太极殿。
“咳咳——”
李祐顺了顺嗓子,然后开口道:“李赵钱孙,周吴郑王,冯陈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听着这四字短句,大臣们顿时被吸引住了,在心中默读,越发觉得朗朗上口,不禁连连点头,内心也感叹太子殿下还真有才!
李祐却没有停止的意思,继续朗读道:“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这下大臣们有些被震撼住了。
“这是都是姓氏吧?太子居然记得这么多?”
“天呐!太子殿下难道真是在脑袋里编撰书籍么?”
“这些四字短句,都是由姓氏组成,并且对仗工整!”
“读起来爽朗上口,似乎比千字文更适合作为启蒙读物!”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我大唐太子一口成书!此事定能成为千古佳话啊!”
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被李祐的操作震惊得无以复加!
王珪失魂落魄的站着,双眼呆呆的看着李祐,他刚刚不过是随口一提要重新编撰一本新书,目的就是为了打压一下房玄龄等人的嚣张气焰。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太子李祐居然真能够现场编撰一本书出来!而且还极为适合孩童的读物!
以天下姓氏为内容,组成四字短句,爽朗上口,易于记忆,同时也样孩童对于姓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这简直不要太完美!
孔颖达浑身颤抖,低声道:“太子殿下莫非真是圣人转世?”
李世民在听到李祐将“李”排在第一的时候,脸上也是露出了欣慰笑容,嘴角微微上扬。
不错不错,祐儿还是很懂朕的。
李世民已经从李祐心声中知道,百家姓第一个姓原本是赵,那是因为宋朝的皇帝姓赵,但是现在的皇帝姓李,真要是“赵钱孙李”,那可就有些不妥了,好在李祐也明白,直接改成了“李赵钱孙”!
“....岳帅缑亢,况郈有琴。梁丘左丘,东门西门。商牟佘佴,伯赏南宫。墨哈谯笪,年爱阳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很快,李祐就完整的将《百家姓》朗读一遍。
整个太极殿内,寂静异常,没有半点杂声。
所有的大臣都被深深震撼到,唯独李世民早就知晓,所以在李祐朗读完后,李世民第一个带头叫好!
“诸位爱卿,朕以为此文当为我大唐启蒙读物!”
大臣们如梦初醒。
程知节最先叫了起来,“太子殿下这个好啊!太好了!虽然俺老程没啥文化,但是也能听懂这些,就是没想到我大唐居然有这么多的姓氏!”
“但是只要给我点时间,我就一定能够将其背下来!”
程知节的直爽,让大臣们都笑了起来。
“卢国公说得没错!这文爽朗上口、易于理解,没有那么多的深刻含义,对于孩童的启蒙书籍来说,真是再适合不过!”张玄素点点头道。
尉迟恭:“没错没错,如果我那个时候是学这个,肯定就能对学习感兴趣了,毕竟那个时候我想得最多的就是,为啥大家姓氏都不一样!”
“王侍郎,你以为如何呀?”李世民刻意问道。
王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虽然他对李祐一直报有偏啊,但此刻他也不得不承认,“陛下,此文即便是三岁孩童都能轻易理解,蕴含的却是天下姓氏,大道至简却有包罗万千,臣以为此文极好!”
李世民笑着道:“如此看来,诸位爱卿对于此文没有异议了?”
大臣们早就被征服,自然没有任何人反对。
“太子殿下真乃是文曲星下凡!”
“以此文为启蒙读物,定能让大唐孩童更容易接受!”
“此文定能传世千载...万载!”
此刻,满朝文武那还有之前想要看李祐笑话的样子,全部都崇拜的望向李祐。
储君作为国家的未来,能有如此才学的太子,那绝对是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幸事、大唐江山、万千百姓的幸事!
张玄素这时开口问道:“此文如此精彩,不知太子殿下可有取名?”
李世民笑着道:“不如就叫大唐贞观百姓录吧!”
大臣们纷纷附和。
李祐差点没直接吐李世民一脸。
【大唐贞观百姓录,一看就是扑街文!】
【又臭又丑又长!李二你是啥都想打上大唐贞观的烙印么?】
【经典可以改,但不能魔改啊!别的也就算了,这绝对不能行!】
听到李祐的吐槽,李世民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祐儿,你的意见呢?”
李祐道:“既然这文是以百家姓氏作为内容,就叫《百家姓》好了!”
大臣们纷纷将目光看向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