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洛阳(2 / 2)

持剑 浮世新客 1407 字 2023-03-17

一直以来,沈况思量过许多次等此间事情结束回梅雾城的情形。

如是这般,不知凡几,但最终都没能实现。

而这一次沈况前往洛阳之前的想法依然如此,但这一路上的见闻又让沈况改变了想法。

家国危难之际,他亦是需要挺身而出。

不过这些想法,沈况未曾与独孤南乔说起。

城门外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可城门处检查的速度依旧。

时间及至正午,等候在城门外的众人某一时刻忽然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闻声看去,身后是一只急促而来的小队,估摸着只有不到五人,但看样子明显都受了重伤。

在马上摇摇欲坠的几人是强撑着最后一口气返回的洛阳,如此,几人还没到城门口,为首那人便从马上跌落,在地上滚了数圈才停下,而人已经昏迷。

此人之后的那几人几乎是紧接着也一一从马上摔落。

见此情形,原本还等候进程的队伍立刻让出道路分列两边。

而在得知这一突况后,城门守卫立刻派人前来查探情况。

不多时,城门处走出大批士兵将周遭人隔在了远处,他们则立刻上前验明身份,打探情况。

最先率先的那人像是这只小队

的领头,他在奄奄一息之际似乎感受到他们等的人来了。

那人一把抓住上前查探的士兵,他用尽了全身最后一丝力气,艰难道:

他的声音很轻,那名士兵几乎是贴着耳朵听的,了了七字过后,那人便咽了气。

这突如起来的变故以及他们带回来的消息不禁让这队城卫兵不寒而栗,因为洛阳西北的传云关虽小但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传云关之后便就是潼关了。

故而来不及多想,也来不及去考虑这些人到底死没死,城卫兵将五人立刻带回了城。

沈况和独孤南乔在不远处目睹了这一幕,沈况看得出,为首那人已经死了。

看五人伤势都是残存已经,在看几人样貌明显是着急赶路而回导致,结合传云关三字,沈况推测是传云关发生了什么大事。

沈况猜测出事情后并没有着急与独孤南乔说,因为沈况察觉到方才有人刻意在掩盖那人说话声音,看来是有高手隐藏在周围。

如此,沈况和独孤南乔都当作无事人在旁看着,直到那五人被带回城。

而城外方起的骚动也立刻被平息,且城卫兵禁止周围人就此事谈论。

等到一切恢复如初后,沈况才缓缓开口道:

听到沈况突然提起传云关,虽然不解,但独孤南乔还是回道:

沈况闻言又道:

南乔摇头道:

方才还不解的独孤南乔在说完这些后也意识到了什么,她随即反问道:

沈况道:

南乔闻言低头沉思,若是按时间算,即便柔然大军突破了酒泉城南的大魏防线,如何能这么快就到底传云关?

南乔自言自语道。

虽然沈况也很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但事已至此,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

宫城内,元恪今日特意命人将丞相崔浩请了过来。

散朝后,元恪特意留下了一批人,其中三公俱在。另外,李戽等几位柱国将军也被留了下来。

今日早朝,元恪没有把前线战报放在明面上说,因为这一切来的太突然,甚至连个转折都没有。

对于这件事,殿内诸位也说不出隔所以然来,因为在此之前明明每天的战报都很正常。

元恪一直在压抑着心中怒火,从全局来看,此次北线战事的结果实在太难看,作为主将的宇文泰自然难辞其咎。

元恪说完,李戽道:

李戽说完,元恪似乎并没有在意,他道:「宇文将军的大军为何形成不了一点阻碍作用?说是传云关外最少有一万五千人,且都是柔然

骑兵。若是他们选择驻守传云关还好,若是他们选择弃关北走或是东进,各郡之地将会生灵涂炭。」

元恪心中的愤怒并没有因此而抒发出来,大敌当前他也只能忍着怒火,秋后算账。